第1部分(3 / 4)

小說:俞敏洪如是說 作者:南方網

國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可言,不能與白人同乘一輛車,同在一家餐館吃飯,同在一家電影院看電影。直到有了諸如馬丁?路德?金等革命者的努力和犧牲才逐步改變。馬丁?路德?金用他的鮮血召喚更多的人起來抗爭,經過無數次流血、吶喊,美國黑人在美國社會中終於獲得了今天的平等地位。所以,一切的希望剛開始都是從絕望中誕生,並經過努力後最終戰勝絕望的。

哪怕是最沒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個勇敢者堅持去做,到最後就會成為希望。

俞敏洪還將新東方校訓進行了擴充套件: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1991年,俞敏洪從北大辭職。很快,學校把分給他的房子收回去了,夫妻倆只好租用農民的平房居住,妻子給房東的孩子做家教抵消房租,條件雖然艱苦,但總算有了一個落腳之地。

然而,作為一介書生,俞敏洪除了在北大訓練出來的一張嘴,身無長物。為了維持生計,俞敏洪放下了北大老師的尊嚴,騎著腳踏車,在零下十幾度的嚴寒下沿大街在電線杆子上貼英語培訓班招生廣告。後來聘請了廣告業務員,卻發生了業務員被同行刺傷的事件,俞敏洪為此陪警察喝酒,醉得昏迷不醒,被送到醫院搶救。醒來後,俞敏洪哭喊著“不幹了,再也不幹了”。但是,不做英語培訓,又能做什麼呢?所以,喊過了,哭過了,第二天他仍準時爬起來去上課。

1993年正式創辦新東方的時候,俞敏洪投入全部積蓄購置裝置,貼廣告,疏通各種關係,一年十幾次和妻子為重新尋找一個住處而奔波。在筋疲力盡中,新東方終於迎來了第一批學生,雖然只有13人,但是這13人給俞敏洪帶來了莫大的鼓舞和希望。

即使身處困境,生性樂觀的俞敏洪仍然善於從中找到一絲亮色,從絕望中尋找希望。比如,在某個冬天停電的晚上,俞敏洪發給每個學生兩支蠟燭,燈滅了,蠟燭點燃了,窗外寒星閃爍,教室裡燭光搖曳,俞敏洪笑著說:“你們看,這樣的困難我們根本不怕,只要我們勇敢面對,以後還有什麼事情能讓我們絕望嗎?”

後來有學生回憶說:“在新東方的生活像牲口一樣,但有時候回憶起來,總感到驕傲和力量。”因為新東方的老師,以俞敏洪為代表,不僅教給學生們考試的技巧,同時也言傳身教地教給了學生們如何在絕望中求生的精神。

任何事情都是你不斷努力去做的結果,當你碰到困難的時候,你不要把它想象成不可克服的困難。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困難是不可克服的,只要你勇於去克服它!

新東方是一個成功,一個奇蹟。剛開始,它只是從絕望的大山上砍下的一塊希望的石頭,後來俞敏洪等創業者以之為基點,逐漸發展壯大,不僅給來求學的學生們以希望,也給了一起創造“新東方”這個夢想的創業者們一個瑰麗的未來。而這些成功故事對於後來者更是一種強烈的暗示,使他們相信:他(俞敏洪)能做到的,我也能!只要心懷希望,就有可能戰勝困難,獲得人生輝煌。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1)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渴望獲得成功。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他們理想中“成功”的彼岸,因為不同的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認為,成功是在某項事業上的努力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有的人認為,成功就是要符合這樣幾個標準:巨大的財富,顯赫的名聲,最大化地實現個人價值。

在俞敏洪看來,所謂成功者,概括起來,就是能夠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仍然不倒的人。

忍受孤獨是成功者的必經之路;忍受失敗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是成就大業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你背後的巨大動力,也是你成功的必然要素。

這其實也是新東方精神最重要的一個觀點,是新東方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動力。新東方發展歷程中的幾個非常重要的關口,就是憑藉著“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的堅韌、頑強,迸發出令人驚訝的力量,完成了新東方一次又一次的轉型。而當新東方以它的成功證明了這一觀點的正確性時,自然而然地,它也就被提升到了新東方精神的高度上。

在創辦新東方之前的10年,俞敏洪一直處在無足輕重的“邊緣”地帶。在多數人眼裡,他屬於沉默寡言、被別人冷落的後進生,別人津津樂道的愛情對他來說是一種奢求。“大學5年,沒有一個女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