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稱這封信孩子氣。它並不孩子氣,它的作者懂得如何表現自己,他在白日的重負之下呻吟,但他當然也懂得如何去忍受這樣的重負並已經懂得如何充分發揮它們的意義:他必須寫並且也願意寫的這許多的詩歌,他是一位比其他人優秀的人。不要忘了,他15 歲,他能夠安排自己的人生。為兄弟姐妹們準備禮物的負擔他撂給了媽媽,但是據說,他讓媽媽把這些這些禮物算到他的“賬戶”上(從類似於此的小事情可以看出,他的經濟狀況有著怎樣的保障,整個一生來說,他完全是一位富有者,不用擔心什麼困境的出現——因為他有錢,所以用起錢來,他覺得理所當然)並以一種虔誠的精神和絕非淺薄的“乖巧”給了他所喜愛的海恩外祖母以非常好的印象。這封信是經過斟酌後想出來的,儘管它聽起來似乎是即興之作。在這封信裡,說話的是一位年輕的先生。
儘管如此,他把自己隱藏起來,讓自己顯得自卑。許多的義務讓他喘不過氣來。他想讓自己能夠順利完成它們。他真的努力,這與他所熟悉的練習相符:孩子,你必須得學習,為了你以後能成才。
他所提到的那個他將在施洗約翰節,也就是12 月27 日要發表的“講話”將
會成為一次佈道。節日期間,母親和兄弟姐妹一起,即卡爾和裡克來這裡看他了
嗎?他事先在他們面前練習了這次佈道嗎?如果他們來了的話,一定是這樣的。
他們知道他是怎麼做報告的,他非常樂意做演講,情緒很高漲。這會使人們喜歡的,
約翰娜說。或者她說:你做得很好,我們的主為你感到高興。她所聽到的使她感
到熟悉,那是偉大的虔誠主義者本格爾和厄廷爾,那是他們的語詞世界。
在這個寄宿學生們為之準備的崇高節日之前和之後都有演出,總的來說,這
些人們都已經無法再想象了,但是這確實有過的。只有極少數的證據證明了這些
教育者的低素質,更經常的是沉默和阿諛逢迎。按照其天賦管理著鄧肯多爾夫的
修道院院長約翰· 雅各布· 埃爾貝是那種甘願俯身去舔淨上司腳趾頭的人,並且
他又在權衡利弊後讓比自己弱勢者跟自己幹一樣的勾當。他曾經一定是個暴虐狂,
逐漸地墮落和腐化了。1778年,當卡爾斯學校這所“公爵軍事學院”慶祝其建
校8 週年時,他在侯爵面前諂媚個不休,使盡了奴僕討好主人所有的計謀。他顯
擺著自己的寄宿生們,花言巧語地表現自己,就宛如一位世俗和天庭裡主的奴隸
所表現的那樣:“我們目睹了您獨一無二的仁慈以及正義:您傑出的專注和耐心、
您不同尋常的智慧,以及學識……”如果談到對學生的侮辱,談到使父親們和母
親們明白,他們的孩子們還缺乏天分,這種看似令人垂涎的語言也可以變得尖酸
刻薄。因為根據魯道夫· 瑪格瑙的說法,畢竟曾經有一個牧師是透過“替修道院
院長從頭到腳更衣”才得到他的第一名的。吝嗇貪婪、陰險狡詐、卑鄙下流和不
知羞恥曾是他性格的主要特點。他經常突然衝進宿舍大罵,即使在沒什麼可以責
罵的時候也是這樣,只是為了嚇唬這些學生們。如果讓他撞見寄宿學生們正在下 。。
Ⅲ 鄧肯多爾夫(9)
象棋或者玩多米諾骨牌,他們必須透過創作一首彩虹那麼長的請求原諒之歌,這
樣才能得到寬恕。如果這樣一位受折磨的男孩的父親為其子辯護,那麼就只有通
過金錢才能得到寬恕了。據說此外他還曾有一大樂趣,便是在學生們面前譏諷他
們的父母。他對一位其母親守寡之後又再婚的人稱,她是一個“*”。
荷爾德林對他隻字未提。
當然,他間接提到過。而在那裡,他更像是在模仿修道院院長對於強大者,“對於老師們”的感謝,他們像君主侯爵一樣,“應該被冠以聲望和名譽”:“而對
你們來說什麼是最美麗的桂冠呢?/ 為教會和國家的安康,/ 你們一生不懈操勞。
那麼好吧,讓上天獎勵予你們,/永遠的安康。”
傳統引導著這個15 歲孩子的筆端,他沒有學會其它的。他還能壓抑住怒氣,
不會從結實而過分強大的權力者面前逃逸。母親的叮囑,好好學習,讓他變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