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的西北流寇,都是被迫揭竿而起的。這使得朝廷,還得出兵鎮壓造反,用兵越多越是財政枯竭,就更無限制的橫徵暴斂,就激起更多的百姓揭竿造反。”
“飲鴆止渴耳!”
“於是乎,便到了如今這個局面。”
“亂國者,不惟皇帝,不惟宗室,不惟貪官汙吏。天下士紳大族,皆難辭其咎!”
“我為何分田?因為不分田,不僅要亡國,還要亡天下,還要亡千千萬萬個家!你們去看,西北流寇所過之地,哪個大戶能保住性命?便是宜春、永新諸縣,也在殺地主造反,不信的自己去永新縣看看!”
“在場計程車紳,你們是願我來分田。還是願天下皆反,把你們的身家性命全部拿走?”
“家國天下,實乃一體。人人只為門戶計,只顧自己一家,則國恆亡,而至亡天下。若亡天下,小傢俱滅,門戶不存!”
“……”
龐春來、李邦華、宋應星三人,自認為對大明局勢看得透徹。
可趙瀚直接賦稅、間接賦稅的觀點,卻讓他們耳目一新,以前模糊的看法,從理論上被總結出來。
李邦華嘆息:“家國天下,還能做此說法,直令人醍醐灌頂!”
龐春來扭頭對王調鼎說:“伯和文采出眾,可潤色此文章,拿去九江、南昌諸城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