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新書 作者:沸點123

之理於竹帛而陳之令人觀焉,以著所從事,故曰“《書》者,此之著者也”。《詩》者,志德之理而明其指,令人緣之以自成也,故曰“《詩》者,此之志者也”。《易》者,察人之循德之理與弗循而佔其吉凶,故曰“《易》者,此之佔者也”。《春秋》者,守往事之合德之理與不合而紀其成敗,以為來事師法,故曰“《春秋》者,此之紀者也”。《禮》者,體德理而為之節文,成人事,故曰“《禮》者,此之體者也”。《樂》者,《書》、《詩》、《易》春秋》、《禮》五者之道備,則合於德矣。合則歡然大樂矣,故曰“《樂》者,此之樂者也”。人能修德之理,則###之謂福。莫不慕福,弗能必得,而人心以為鬼神以與於利害。是故具犠牲、俎豆、粢盛,齋戒而祭鬼神,欲以佐成福,故曰“祭祀鬼神,為此福者也。”德之理盡施於人,其在人也,內而難見。是以先王舉德之頌而為辭語,以明其理;陳之天下,令人觀焉;垂之後世,辯議以審察之,以轉相告。是故弟子隨師而問,受傳學以達其知,而明其辭以立誠,故曰“博學辯議,為此辭職者也”。

德畢施物,物雖有之,微細難識。夫玉者,真德象也。六理在玉,明而易見也。是以舉玉以諭,物之所受於德者,與玉一體也。

卷九

作者:賈誼

○大政上

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故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侮,吏以民為貴賤。此之謂民無不為本也。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命也。國以為命,君以為命,吏以為命,故國以民為存亡,君以民為盲明,吏以民為賢不肖。此之謂民無不為命也。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功也。故國以為功,君以為功,吏以為功。國以民為興壞,君以民為強弱,吏以民為能不能。此之謂民無不為功也。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力也。故國以為力,君以為力,吏以為力。故夫戰之勝也,民欲勝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存也。故率民而守,而民不欲存,則莫能以存矣;故率民而攻,民不欲得,則莫能以得矣;故率民而戰,民不欲勝,則莫能以勝矣。故其民之為其上也,接敵而喜,進而不可止,敵人必駭,戰由此勝也。夫民之於其上也,接而懼,必走去,戰由此敗也。故夫災與福也,非粹在天也,又在士民也。嗚呼!戒之戒之!夫士民之志,不可不要也。嗚呼!戒之戒之!

行之善也,粹以為福己矣;行之惡也,粹以為災己矣。故受天之福者,天不攻焉;被天之災,則亦毋怨天矣,行自為取之也。知善而弗行,謂之不明;知惡而弗改,必受天殃。天有常福,必與有德;天有常災,必與奪民時。故夫民者,至賤而不可簡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於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知善而弗行謂之狂,知惡而不改謂之惑。故夫狂與惑者,聖王之戒也,而君子之愧也。嗚呼!戒之戒之!豈其以狂與惑者自為分?明君而君子乎,聞善而行之如爭,聞惡而改之如讎,然後禍災可離,然後保福也。戒之戒之!

誅賞之慎焉,故與其殺不辜也,寧失於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則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則附之與已。則此毋有無罪而見誅,毋有有功而無賞者矣。戒之哉!戒之哉!誅賞之慎焉,故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是以一罪疑則弗遂誅也,故不肖得改也;故一功疑則必弗倍也,故愚民可勸也。是以上有仁譽而下有治名。疑罪從去,仁也;疑功從予,信也。戒之哉!戒之哉!慎其下,故誅而不忌,賞而不曲,不反民之罪而重之,不滅民之功而棄之。故上為非,則諫而止之,以道紀之;下為非,則矜而恕之,道而赦之,柔而假之。故雖有不肖民,化而則之。故雖昔者之帝王,其所貴其臣者,如此而已矣。

人臣之道,思善則獻之於上,聞善則獻之於上,知善則獻之上。夫民者,唯君者有之,為人臣者助君理之。故夫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故君以知賢為明,吏以愛民為忠。故臣忠則君明,此之謂聖王。故官有假而德無假,位有卑而義無卑。故位下而義高者,雖卑,貴也;位高而義下者,雖貴,必窮。嗚呼!戒之哉!戒之哉!行道不能,窮困及之。

夫一出而不可反者,言也;一見而不可得掩者,行也。故夫言與行者,知愚之表也,賢不肖之別也。是以智者慎言慎行,以為身福;愚者易言易行,以為身災。故君子言必可行也,然後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後行之。嗚呼!戒之哉!戒之哉!行之者在身,命之者在人,此福災之本也。道者,福之本;祥者,福之榮也。無道者必失福之本,不祥者必失福之樂。故行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