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鋼食堂
糧食大豐收!以糧為綱的國策獲得空前的大勝利。
糧食無處放,怎麼辦?於是“大辦食堂”,吃飯不要錢。
要國強必須有大量鋼鐵。經過一番幻想,全國掀起了“大鍊鋼鐵” 熱,全民鍊鋼。
縣裡的財貿書記又動員為這偉大運動獻計出力。我想起上次去北京買發電機,倉庫裡還有十幾部笨重的發電機和其他一些工具。財貿書記對這些全都有興趣,他馬上打電話到長途汽車站留票,次日我又進京。
在北京,我除了辦正事之外,還讀到作家、詩人們對大鍊鋼鐵的歌頌,還看見他們奮戰在小高爐旁。在各大機關的後院,都壘起了一座座直徑五六尺、高###尺的磚泥結構“爐”。這種爐就像我六七歲的時候在中秋節為拜月,用土坯壘成的一座小塔,中間燃燒小枯樹枝,有時抓一把粗鹽往裡一撒,火花四濺,恍如放煙火。我小時候對這玩意兒比過新年還更感興趣,現在這小塔竟然要為社會主義建立特殊功勳了!
縣裡派了三輛馬車來運機器。為了節約,我也和馬車一起走。一路上,到處都建起這種小土塔,公路上絡繹不絕的馬車隊,都載著從唐山煤礦運來的高質煤炭。
我們建成了一間修理廠,兩間水力碾米、粉碎玉米廠。離村###裡東邊的山,據說是鐵礦石山。縣屬的鄉與村都和全國一樣,建起“小高爐”鍊鋼。
我們下放遵化勞動鍛鍊,必須與貧下中農“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但“大躍進”卻把這規章制度打亂了——我常在縣城活動、吃、住,只是偶然到村子裡時才同吃。有一天,房東的小兒子把我拉到他家,他媽媽高興得雙眼含淚。她揭開鍋蓋,裡面煮了七隻雞——他們全家養的雞:“老唐,晚上來吃飯,明天,我們吃飯不要錢了。”
晚上他們一家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