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臣沉聲道:“我知道怎麼做的。”
━━王復收到風聲,第一時間跑來提醒告知自己,此心拳拳,正是患難之交的情誼。
接下來他們又喝茶閒談了一會。
陳劍臣本想留王覆在家吃午飯,不過王復呵呵笑道,說已和人約定在狀元樓開了飯局,便拱手告辭。
陳劍臣送他出門,揮手作別,茲後抬頭望著自家門口左右懸掛著的兩幅字:仗劍風雲劈山嶽,筆走龍蛇鬼神驚。
看了一會,面露苦笑,搬出一張凳子,把兩幅字拆了下來,隨意的扔到院子地上。
阿寶看見,吃了一驚:“留仙哥,你要做什麼,怎的把招牌都拆了?”
陳劍臣嘆了口氣,道:“阿寶,這兩塊木牌你砍碎了當柴燒了吧。”
聞言,阿寶眼勾勾的看著他,實在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莫非留仙哥昏了頭?這一副對子可是被許多登門來買字的客人交口稱讚的,其中還有人曾想出大價錢買下。
陳劍臣意興蕭索,不願多說,擺手叮囑道:“記著要燒得乾淨些……”隨即負手走回書房中,坐在椅子上久久不動。
許久之後,他起身在書桌上鋪開一張白紙,研墨提筆,沉吟了好一陣後終於落筆,寫下一個大大的‘亂’字。
這個世界,只怕就要開始亂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滋擾
‘文字法’即將要推出的訊息,讓嗅覺靈敏的陳劍臣覺察到一絲息息相關的危險意味,回想前世歷史,在另一個時空裡頭,無論是秦朝時的‘焚書坑儒’,還是清朝的‘清風不識字’,每一朝代的文字獄,必然會在天下造成軒然大波,不知坑殺過多少讀書人。
━━陳劍臣現在就是天統王朝中的一位讀書人,並且是一位不安分的讀書人。為了身家性命著想,他就必須未雨綢繆,從此以後謹言慎行,小心行事。
接下來幾天,他花費了許多功夫,開始著重收集這方面的訊息。只是廟堂太遠,其上的風雲變幻可不是他這麼一個遠居江州的小小秀才所能接觸得到的,僅僅打聽到一些擦邊新聞而已。比如說朝綱派系之間不和的傳聞,又比如說那位起草‘文字法’的文華殿大學士何蟹何大人的一些秩聞趣事……
何大人當然姓何,名頡,字文貴。但由於他的嗜好━━愛玩螃蟹,愛吃螃蟹,愛畫螃蟹,愛為螃蟹題詩詞,並以此為樂事,於是當今聖上賜給他一個雅號,名曰‘蟹大人’。故而民間對他的稱呼都是直接叫何蟹大人,本名反而不用。
對此何大人不以為忤,反而沾沾自得。
瞭解不到實質的東西,陳劍臣乾脆先把聊齋的生意停頓住,避一避風頭再說,反正現在不差錢,並不一定需要賣字為生。
或者聖恩浩蕩,新律‘文字法’姍姍來遲,並沒有趕在過年前頒佈。這樣也好,可以過一個開心的新年。
算起來,這是陳劍臣穿越以來的第二個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十八歲了。在前世,這本是一個無憂無慮,陽光燦爛的花季年華,而於今生,現在的他卻是家中不容有失的頂樑柱,是母親心目中的依靠。
回想起第一個年頭時靠寫對聯過肥年的幸福時光,陳劍臣沒來由的懷念過去那簡樸單純的快樂。
“母親,阿寶,我要出去逛一逛。”
關於年貨,莫三娘和阿寶在幾天前就籌備得差不多了,根本不用陳劍臣費心。他樂得清閒,便上街散心。
這時候的江州街道異常的熱鬧,來往的行人比平時起碼多了一倍,兩邊擺賣的攤子更是多了兩倍,其中尤其增添了許多寫對聯的攤子。
對聯攤子陳設非常簡單,一桌一椅,文房四寶而已,也不用招牌,更不會像別的攤主那樣大聲吆喝招攬客人。那一身正裝的書生秀才們只是端坐在椅子上,沒有生意時甚至還捧著一卷書在看。
出於對書法的喜愛,陳劍臣閒逛的時候不漏過任何一家寫對聯的攤子,要看看有什麼好字。不過讓他失望的是,那些書生寫出來的字,無一例外都是匠氣濃郁,彷彿是印刷出來的一樣,標準過甚,而欠缺了獨特的藝術意蘊,並無可取之處。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間就轉了兩條街,忽而看見前面有喝彩聲起,見到圍了一圈人,似乎在看什麼熱鬧般。
陳劍臣心一動,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畫攤子,有一個書生在幫人畫畫,畫肖像。
這書生長得有點滄桑,看起來年紀模糊,分辨不出是二十多歲呢,還是三十多歲,眼睛稍嫌小,但很有神,下巴處欠缺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