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思,依然還在逼她多吃東西,在媽媽看來,孩子胖一點不要緊,關鍵要營養全面、身體好。
她沒有注意到她對待孩子吃飯的方式不僅破壞了孩子的食慾,連帶的後果是已經影響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這個女孩學習成績不斷下降,高一時門門都是A,到高三時,成績基本上都是B了,她也不去參加課外活動,她母親想讓孩子上名校的期望只怕要落空了。
大多數的中國父母祖父母不會像這位母親這麼強迫,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會追在孩子屁股後面喂:“乖,再吃一口!”
一生下來的小寶寶就知道自己吃沒吃飽,沒吃飽大哭大鬧,吃飽了會心滿意足地呼呼大睡,吃多了就大口地吐出來。可是,有些母親堅決否認孩子的感覺,以為她自己才是孩子肚子裡的蛔蟲,她才有權決定孩子是否吃飽飯了,總是逼著孩子吃這吃那,威脅利誘只為讓孩子再多吃一口。
孩子變成了母親手裡的一個小木偶。一個孩子連吃沒吃飽飯自己都做不了主,他怎麼會有自信?有主見?有擔當?
威逼利誘的餵養方式不僅僅破壞了孩子的食慾,還毀壞了孩子形成正常人格的基石——孩子的自主選擇權和獨立意識,可以說,讓孩子身心俱損。
現在是營養過剩的時代,做母親的其實更應該擔心孩子吃得過多,會得肥胖症、糖尿病,留下後患無窮。
那麼,對待孩子吃飯的正確態度是什麼呢?
就是不去注意孩子吃飯,把吃飯當做最自然的一件事情。孩子上了小學以後,你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