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能夠背長長的古詩,成為在客人面前表演的節目。但是這些對他這一生真的有用嗎?今天的向學還有多少是孔子所說的“為己之學”?還有多少能夠學以致用?
在我們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最大的苦惱是資訊太多,我們最大的難題是選擇的難題,因此就更需要有選擇、有規劃地進行學習。
“過猶不及”,這是孔子的觀點。再好的東西都有它的度,與其貪多嚼不爛,把自己的腦子複製成一個電腦的記憶體,還不如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論語·為政》),一定要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他所提倡的是這樣一種從容地把有限的知識放大到極限的學習方式。
我們現在的學院式教育有一個規範長度,但寬度卻可以改變。也許孔子提倡的這樣一種學與思結合的方式會給我們非常好的啟發。
經過這樣的學習、歷練,我們逐漸地提升自己、有所感悟,這樣就走到了三十歲。
“三十而立”,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幾乎每個人到了這個年紀,都會捫心自問:我“立”起來了嗎?
那麼怎樣才算立起來了?是否只要有車,有房,或者有了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就算立起來了呢?而立之年對於人的一生又有著怎樣重要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