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種“浴乎沂;風乎舞雩”,在“莫(暮)春”時節“詠而歸”的生活方式心存嚮往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這種闡述跟莊子所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共往來是如出一轍的。
也就是說,所有古聖先賢首先是站在個人的價值座標系上,瞭解了自己心靈的願望,然後才會有宏圖大志想在這個世界上有所建樹。
我們都想要一生建立一個大的座標,對於前方的遠景找到一個起點。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讓我們走進《論語》,也做孔子席前一個安靜的學生,跨越這千古的滄桑,在今天看一看他那淡定的容顏,想一想他讓我們去到自然中的鼓勵,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隙裡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於像那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里,《論語》傳遞出的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心得之七 人生之道
孔夫子將他的一生概括為六個階段,他的這種人生軌跡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仍有許多啟迪意義。關鍵要看我們如何汲取這種智慧,來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價值。
古往今來,光陰之嘆是我們看到最多的感慨。
這種感慨在《論語》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論語·子罕》),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很含蓄,但是其中又包含著多少滄桑?
大家知道,著名的天下第一長聯上聯一開始就說:“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下聯的對句呢,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孫髯《題昆明大觀樓》)。
哲人眼中滾滾奔流的河水、江水,它不只是一種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還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陰。
杜甫說,“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哀江頭》);劉禹錫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西塞山懷古》)。人生有限,自然永恆,這種強烈的反差,足以帶給人們強烈的心靈震撼,讓你愴然泣下。
難怪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裡發出那種無端之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在這天地幽幽,物序流轉中,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渺小的、轉瞬即逝的生命,我們需要有一種什麼樣的人生規劃呢?當然,這種規劃是艱難的,因為規劃本身已經意味著捨棄了很多。
就在孔夫子看著流水興嘆的同時,他也對自己,同時給他的學生,也給千年萬代的後人描述了這樣的一種人生軌跡: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論語·為政》)
這是一個粗略的人生座標,在這個座標上,有幾個重要階段被特別地強調出來。讓我們看一看聖人所描繪的這個人生座標,看它對我們今天還有什麼樣的借鑑意義。
其實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誌銘。
每一個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理想,但是這一切要從人的社會化程序開始。從一個自然人轉化為一個有社會規則制約的人,這就是學習的起點。孔子的“十五志於學”,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是他對學生的一種要求。
孔子自己經常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他說自己不是生下來就瞭解很多事情,只不過是對古代文化、對古人所經歷的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且能夠孜孜以求,一直認真學習而已。
今天我們要建立一個學習型的社會,那麼什麼樣的學習是好的學習呢?
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說法,好的學習是導致行為改變的學習。這顛覆了我們過去的認識。一直以來,我們以為導致思維改變的學習才是好的學習。比如一個觀點,一個理論,哪怕一個道聽途說的見聞,入乎耳,發乎口,可以再去講給別人,這就是一種學習。但是在今天,只有導致一個人整個價值體系重塑,行為方式變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會要求的學習,才是好的學習。
在今天這個資訊時代,可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現在的孩子已經不只是“十五向學”了,很多比五歲還要早就開始學習了。但是都學了什麼呢?不少孩子會背圓周率,能夠背到小數點後很多很多位;有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