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4)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這是第一句)

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壁,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這是第二句)

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活所鍾,是謂三才。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這是第三句)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這是第四句)

對於東方文明,世界的認知還是存在隔膜的。這一點,無論是羅茲。墨菲還是布什,羅素還是馬可波羅(這一點包括中國人自己),然而,東方卻一直都不缺乏世界對於她的想象。在這些想象中,一旦使用哲學的態度來思考,又會發現,在普天之下的自然法則之中,中國文華與東方文明以及和世界人類文明之間,並不存在任何溝壑,產生這種隔膜的唯一原因,是我們人類自己尤其是中國人自己。自5000年以來,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明中,哲學思想是漸漸脫離了這群越來越龐大的人類生活的,這一點值得特別的關注,而整個文化的傾向,則演變成為一個以現實目的為本的虛假上層建築,甚至直接成為了這個民族謀求現實利益的一種工具(在社會的各個層級皆表現為這一目的性),所以,這是中華文化之中所發生的最大誤會。

哲學思想的發源,是人類對於客觀存在的自然宇宙的認識和思考。本來,這種由人及自然的思考鏈路還可以繼續下去並延伸到人類的至遠,但是,我們在很長的時間內放棄了,僅僅只是唯數不多的幾個個體,以至於使他們無法形成強大普世的力量。因此,使我們很容易就落到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偽題中尋找結論的境地,把這個客觀自然拋在我們的認識之外。

劉勰在《原道》中思考了這個問題。然而後來的中國人又將之置入到雞與蛋的體系中,作為一部先人的文學理論典藉了。他的“文之為德也大矣”,將文化的客觀性開宗明義地表達了出來,而且將“文”視作為“大德”。這個“大德”,與自然天地有關,也與人的認識有關。今天看來,將文化視作為某一種工具或是經驗或是某個領域和某個民族的看法顯然將越來越呈現出侷促。至於“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一論斷,也需要以一種客觀的態度來看待才會獲得真正的理解,否則,將有可能走向文化的反面。“與天地並生”,這是劉勰在很早之前對文化之元的判斷,這個判斷到現在為止都未必成為了我們的共識(或者我們完全不知道這種判斷),在很長時間內,我們將文化分成階級的、民族的、國家的或者個人的,問題都出在了這一個判斷文化起源的立基點上。“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將這種自然客體與人所激盪和碰撞而產生的文明生成之道揭示了出來,也把“人”與文化緊密相合於一體,以致我們無法分離(無論我們對文化採取如何的態度),這種文化的客觀性,對於21世紀的中國人,首先值得普及和推廣。因為在這一點上,擁有宗教思想的西方國家,在考察自身以及社會和文化諸問題上,會更加清晰一些。

。。

G點時刻留給我們的財富和思考(2)

前些天參加了一個社會精英集聚的茶會。會上我作了一個關於21世紀軟實力時代文化立本的演講,結果反應很熱烈,這使我感受到中國對於文化客觀性的重新認知將成為今天的可能。儘管,我們仍然隨處可見到文化的狹隘觀點,但是,世界的全球化卻能夠以一種最為切實的方式帶給我們以啟發。

這種啟發,大概就是文化的原道吧。

很多情況下,文化的唯己主義和唯利主義,使我們看不到它巨大無界的客觀之本,因此,我們也就很難建立起基於這一客觀之本的文化自信心,以至於使我們的文化觀在今天愈加捉襟見肘,我們的文化之路也就愈來愈偏狹而侷促,最後的結果,便是文化的覆亡。這一點,將是最大的文化憾事。倘若在未來一千年中真的發生這樣的一次,讓中華文化如同恐龍一樣的滅絕,那麼,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也將是一個客觀的使然吧。我們仍然可以想象未來,因為當中華文化不復存在時,一定是我們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了另外更為高階的文化,而唯一值得討論的是:我們對待中華文化的今天,是不是抱著了一種主動的態度,倘若不是,那未來我們就一定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

從《G點時刻》這一章中,我們得到的財富是多元的。所以,當我們對照今天的世紀時,仍可以看到這種多元存在的客觀屬性,它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多元的客觀世界背後,有我們人類與這個自然宇宙共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