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反對奸商囤積居奇,壟斷市場,牟取暴利,為的是保護正當商業貿易,讓他們不要顧慮,大膽進行正常貿易。這話不說清楚,告示出來,商人們可能會有顧慮。再有人鑽空子,造謠生事,這事就麻煩了!對造謠生事的,也要先敲他們一下,叫他們老實點兒!”
衛琪領會了意思,很快也拿出了初稿。敲定之後,就印發各路,請州縣廣為張貼了。派去了解物產市場的人,前後也陸續出發了。
各地沒有什麼不同意見,更不要說反對了,似乎都很贊成。師正又草表報告了朝廷。朝廷原是許他自行其是,自然不會阻攔。六路發運均輸諸事,就照著師正的意思穩紮穩打地開始了。
《六路綱運條例》一正式頒佈,整個綱運立馬就活了。綱船有法可依,可操作性又強,獎懲都落在實處,綱船人員沒法兒不奮勇爭先!連屢禁不止的挾運挾帶,也差不多陡然絕跡了。一是制度太嚴,抓住了不是好玩的;二是,現在的綱運有獎有罰,比照商船運價,完成定額的真獎,完不成的必罰,認真運輸,有利可圖,挾帶挾運已沒有多少甜頭。既無大利,還擔著風險,這樣的傻事誰還去幹?商船新得一脈商機,當然也高興。有這兩家撐託,漕糧與一切朝廷錢財物資的運輸等,應該不成問題了。這不是皆大歡喜嗎?也未必。至少,那些利用混亂從中漁利的人,斷了財路,是沒法兒高興的。
均輸的事,勢頭也不錯。朝廷主管,有營運資本,又普遍掌握了市場行情,佔盡天時地利,大開大闔,動作起來,八面生風。就是小有勢力的商人,也不敢貿然較量。要較量,非得財大氣粗、有極端背景不可。被抑制的人,雖不高興,敢怒不敢言,暫時也只能憋著。影響所及,連一些不相干的人也都躲到一邊觀望,只將生意保持現狀,再不去弄險。這自然也是有利有弊。不滿的人要找話把兒,可是再容易不過了。
大宋遺事 第七十八回(1)
一代之隔恍然千載
父子於貶猶如南北
薛師正在江淮六路這麼大開大闔地改革,朝廷要是沒人出來反對,那也就不是大宋朝了!呂誨是走了,但他後面,人還多的是!
導火線,還是那個阿雲。
楊虎事件出來之後,安石不是建議中書將刑法的事也管起來嗎?這事,很快也落實了。阿雲一案,就是第一個被管的。
“事關法理,不能不管。”安石對曾公亮說。他是不滿皇上要求候旨處理的第二道詔命。
“這麼改,確實有問題。可皇上已經下了詔書,再改,怎麼改呢?”如何處理阿雲,公亮與安石意見完全一致。他擔心的是成命難以收回,不好操作。
“我去跟皇上說,請他另下一道敕命。”安石自告奮勇。
他果然找皇上專門談了這件事,理由也很充足。犯謀殺罪,不外四種情況:主謀、從謀,死與不死。謀殺致死,按故意殺人罪論處,為首者必死;從謀者,另有專門法律條款處理;傷而不死,且能自首,免殺人罪,以故意殺傷罪論處。這些都有很明確的法律規定,無須另立新條款。謀殺傷人、審問自首者減刑處理的敕令,與這些法律精神完全吻合,不能改變。既然如此,照章辦事也就行了,何必煩瑣,再要求臨時奏聞請旨呢!皇上細想他講的確實有道理,就又下詔:廢除新詔,恢復去年的舊詔,只作減刑處理,不必奏聞聽旨。
新詔是一幫人好不容易爭來的,說一聲就廢了,他們當然不幹。御史們上摺子,請皇上將這道復舊廢新的詔書交給二府討論。那意思自然是要尋求支援。皇上認為法律條文十分明確,不必多此一舉。還是曾公亮說,聽聽意見可以博採眾長,也免得臺諫官員說朝廷堵塞言路,皇上也就同意,將最新詔書發給兩府討論了。結果並不圓滿:支援的有曾公亮、趙挕⒊律��⒑��鞍彩�約海�炊緣鬧揮形難宀┯肼攔�雋礁觶�迤倍粵狡薄8誨鮃蛭�氬〖伲�徊渭猶致邸�
既是這樣,應該沒事了,朝廷也就將皇上的最新詔書正式下達了。可上摺子的御史,愣是不服氣。由侍御史知雜事、兼判刑部的劉述牽頭,領著手下幾個人,將詔書退給了中書!中書先還以為他們弄錯了,將詔書又送給他們,可他們還是退回來了。一連幾次,他們愣是不收!中書沒有退路,只好奏請皇上,查處這幾個目無朝廷的人了。沒事還要找事的人,怎麼會待著等死呢?
第一個攻擊的,當然是安石。因為殺紅了眼,除了安石,中書的其他幾個人,也全都成了靶子。
這之前,劉述與安石已經有過一次衝突了。
呂誨不是被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