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知里斯本有多少個教堂,而且每一個都儲存得那麼好。今天一下午拍了兩個教堂,雖然各有千秋,但是把教堂和皇宮這麼拍下去,真不知該怎麼收場。新奇感和神秘感褪去後,接下來的是理性分析,放開拍是拍不完的,我們不得不去簡化、取捨。

上午採訪兩個女性,一位是卡蒙斯學會主任,另一位是神學院教授,氣質都很好,也都健談。但侷限於所學的專業,跨界的內容都不說,這點同國內有些學者的萬金油感覺很不同,雖然沒給我講太多內容,但我更加尊敬她們,可愛的老太太!

中午飯請司機和翻譯同吃,在當地人生活區中的小店,味道都不錯,價格相比較也不太貴,惟一的缺憾是蒼蠅太多,轟都轟不走 ,但當地人卻習以為常。

傍晚去拍了一下克魯斯皇宮的花園,不像中國宮廷的花園那麼有錯落感,但綠化很好,許多大樹鬱鬱蔥蔥,一看就能感受到歷史的久遠。

到處是雕塑,也不知道是不是歷史故物,但很欣慰,每一人像人頭都不曾損壞,鮮活如新,更讓我們感慨中國所經歷的那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如果不那樣,在我們中國的古建築中,會有更多的東西讓我們可以同幾百年前的古人對話。

今天還有一個建築物令我們感到震撼,是一座幾代人修建的先賢祠,純粹的石頭打造,從外邊看不至於多麼雄偉,但在裡面感覺空間極大,氣勢非凡。在一進門的主廳,主要供奉著6個人,而這6個人沒有一個是國王或者總統,全部是大航海的先驅,其中包括達·伽馬和恩裡克王子的石棺,當然裡面應該沒有遺體,有的也許只是靈魂。

2005年9月29日

感覺上已經在里斯本工作好久了,但看看日程僅僅是第6天,連一週都不到,是因為離家太遠,度日如年,還是因為對這個城市已消除了陌生感,或者是工作太緊張,失去了時間感,也許兼而有之。

今天的安排相對鬆散,上午去古代藝術博物館和現代藝術博物館。因為開館時間晚一些,所以我們上午10點才從賓館動身。

古代館很豐富,以油畫和木雕為主,佈置很整潔,莊重而隨和,置身其中,既感受到藝術品的珍貴,同時又可最大程度靠近它們,幾乎能聞到幾百年前的味道。

我不知博物館考慮不考慮遊人的呼吸或射光燈對藝術品的損害,但整體讓人感覺像在自己家中鑑寶一樣,興奮而自然,大概這也算是以人為本吧。

有幾幅我們需要的油畫都敞亮地懸掛著,其中包括若昂一世的畫像,早知如此,那天根本用不著費力地去拍塑像,光線不足,背景也不好。遺憾總是難免的。

假如有足夠的時間,我們大可慢慢拍攝,很多東西都極有價值,可惜我們只能選擇。

古代館專門有一個展廳,展示中國的瓷器,琳琅滿目,流光溢彩,可惜我們沒有時間細細欣賞。器型都很完整,大部分如同新的一樣,幾百年過去了依然能保持如此,可見中國瓷器在葡萄牙人眼中的地位。

臨近中午,我們上了 一輛有軌電車拍街景,車上人不多,乾乾淨淨,穿梭在彎彎曲曲的小巷中,老大(攝像師)不小心撞到一塊玻璃鏡子,把胳膊割破許多口子,血流不少,幾個車上的老外都很親切地指點,幸好沒大礙,緊張的情緒緩緩放下,我想希望能討個好的兆頭——碰頭彩。

下午在貿易廣場拍外景,據講這裡是過去堆積來往貨物的地方,陽光很耀眼,遊人如織,到處是些小攤販及一些賣明信片和畫像的,和中國的一些景點沒有太大區別。

大國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5)

快5點時光線漸好,但傍晚中國使館舉行國慶招待會,我們受邀去看看,拍外景只能明天了。

招待會不像國內那麼熱鬧,但客人很多,氣氛還不錯,最辛苦的是大使及夫人,一直站在門口迎賓,來的還沒全,又有人開始走了,於是只能持續迎來送往,老大講:“如果熟悉,就和周豔一起來了。”海老師笑。

定好一個半小時的宴會,拖拖拉拉不知持續了多久,外國友人接待結束尚有華僑的歡慶和給新領事館剪綵,折騰到天黑才結束。

今天聽到最感動的一句話是:“It’s my job!”司機Diogo一直沒吃飯,我們很不好意思,但他依舊笑臉相迎。

2005年9月30日

早上到山頂拍攝全景,里斯本市容一覽無遺,總體的印象是紅、黃相間,錯落有致,過去我們不太理解城市規劃,以為都是些線描繪的黑白圖,但是里斯本的規劃是刻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