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1 / 4)

小說:清朝種田記 完結 作者:月寒

鄭海生接過一邊往裡走一邊笑道:“其實這並不是珍珠,這一片海底珍珠不少,我常常抓了海蚌採了珍珠玩,這個,卻是從海龜身上得來的。”

引章和胤禟不禁傻眼,也不知他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是他腦子不正常說胡話?兩人都不說話,隨著他往前走著。

前行拐過了彎彎曲曲幾道拐彎,溼氣越來越大,寒意也越來越重,沒想到這地處熱帶的海域,在這海洞底下竟然也會有這樣寒冷的地方。

視野豁然開朗,只見眼前是一個近百平米的闊大涵洞,瑩潤的光澤映在幽幽晃動的水面,倒影在穹窿洞頂,光怪陸離讓人情不自禁打了個冷顫。

第二卷 拓野開荒 第412章 真面目

收費章節(16點)

第412章 真面目

眨了眨眼,才發現洞中比剛才一路進來時亮了許多。

“胤禟,你看,你看那水中”引章忍不住指著大叫起來。

胤禟順著她指望過去,頓時身子一震,睜大了眼,只見那晃悠悠的淺水之下,橫七豎八的堆疊著許多烏龜的遺骸,肌肉皆以腐爛或者為別的魚類吃掉了,只剩下一個個空殼,有的有花紋,有的一色蒼黑或是銀灰,一個個皆是巨大,最小的也有一面八仙桌那麼大,大的,長度估計將近三米。

淺水底上,時有幽光瑩潤,細細看去,竟是一顆顆如同鄭海生手上的珠子。

“這些烏龜可真奇怪,也不知怎麼的都死在了這兒。這珠子便是從龜殼中間脊樑上取下來的,有趣吧?”鄭海生笑道。

引章心念一動,低聲道:“難道,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龜塚?”

“龜塚?”胤禟愣了愣,道:“難道這些烏龜還能預知生死?知道自己死了都往這兒跑來?”

引章點點頭道:“也許是吧,我也沒見過”

胤禟跳了下去,拉起一塊巨大的龜殼上來,就著海水清洗乾淨,漂亮的花紋斑點一點一點的展現在眼前,在瑩潤的柔光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胤禟凝神細看了看,喜道:“這是玳瑁沒想到,這兒竟有玳瑁”

“玳瑁是什麼東西?”鄭海生愣了愣,笑道:“這個不長珠子,你們等等——”他說著亦躍了下去,從那一堆龜殼中隨手扯了一塊拖上來,笑道:“這個有珠子,你們看”說著撿起一塊許是他往常所用的石頭沿著龜殼中脊線狠狠的敲了下去,“卡擦”一聲脆響裂開,赫然可見顆顆大如鴿蛋的白珠子露了出來,發著瑩瑩的光芒。

“胤禟,我有法子了”引章突然大叫起來,滿臉是笑,道:“我有法子了”

胤禟和鄭海生都有些莫名,“什麼法子?”胤禟問。

“當然是向過往船隻求救的法子”引章嫣然一笑。

“真的真的可以向過往船隻求救”鄭海生呼吸都有些緊迫了,他瞪大著眼,緊張的瞪著引章:“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離開這裡是嗎”

“你真的,很想離開這兒?”胤禟有些不相信似的問他。

對這個問題鄭海生十分非常的不滿,他不悅的瞪了胤禟一眼,沒好氣道:“我當然想,我沒有一天不想著離開這兒 哪怕死在外面,也比在這兒活一百歲強”他想了想,覺得不妥,忙又道:“其實我爺爺和範舉、家裡大小僕人都是一樣,都想離開這兒,只不過,只不過這二十多年來,大家已經認命了,只有我,”他苦苦一笑,嘆道:“我始終不肯認命”

“鄭老爺子當初怎麼會來到這麼個地方呢,這倒是奇了”胤禟順口淡淡問道。

鄭海生被引章的話撩撥得渾身血脈憤張、心神異常興奮激動,哪裡還顧得上別的,聽見胤禟問,想也未想脫口答道:“實不相瞞,我爺爺說我的曾爺爺叫做鄭成功,爺爺排行第五,是曾爺爺最小的兒子。曾爺爺是位大大的英雄,我們鄭家原本是大明的功臣,後來因什麼滿清入關據守臺灣,後來臺灣又被滿清攻佔,爺爺便帶了我爹孃和家中忠僕外逃,遇上風暴便到了這兒。十年前,我爹孃去世,也就只有爺爺帶著我和家下人了——哎,說這些無趣的做什麼,什麼大明、滿清,我是半點兒也鬧不清楚怎麼回事,爺爺先前還教我,後來眼見無望離開,也就罷了——對了,你們方才說有法子離開,是真的嗎?”

引章靜靜的望著胤禟,胤禟腦子早已“嗡”的一下響開了。鄭,他們姓鄭,他早該想到才是沒想到,他們居然是鄭成功的後人。

胤禟不由得望了鄭海生一眼,心中十分複雜,直到引章輕輕推了推他,他才一怔回神。

“我們遇難,家中親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