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部分(1 / 4)

小說:大漠狂歌 作者:九米

不過羽東卻始終沒什麼表情。直到他掐滅了菸蒂,這才緩緩開口說道:“三天以後我們先到河北。我要去那裡找個人。”

“去河北找人?難不成還真在七環左右就能解決問題麼……”秦震問完之後這才發現,羽東所說的話和之前自己好心勸導的話,根本就不在一個頻率上。換句話說,自己那淳淳善導、循循善誘,人家根本就沒聽進去!

不過也真是抵擋不住自己那強烈的好奇心,秦震還是趕忙追問了一句:“誒誒,您要找的那位高人在河北哪裡?”秦震覺得,能讓羽東主動去找的人,一定不簡單!

羽東遠遠的注視著前方,悠悠的回道:“秦皇島。”

“秦皇島?”秦震又是一愣。

提起秦皇島,秦震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南戴河、北戴河、以及各種海鮮們……殊不知,那樣的旅遊區內,還會藏著世外高人?

不過也別說,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嘛!現在的“高人”們,可能已經很少還有像卓雅、夜北或者魔君那樣隱居深山之中的了。

只是秦震的心中十分疑惑。他認為羽東要去秦皇島應該不僅僅是為了找人。

或者說,他應該不是為了找人才去的秦皇島,而是因為要到秦皇島,所以才要找人。

可……以羽東的實力和背景,到秦皇島難道還需要找個熟人接應帶路才能走麼?

想著這些,秦震實在是憋不住的又問了句:“我說,你這是為了擺架子啊,還是秦皇島那個地方沒有人帶領真的寸步難行啊?去秦皇島還用得著找朋友接應一下??”秦震剩下的話就是沒好意思說,其實他本來是想說羽東這次是不是小心的有點兒過了。

不過很快,羽東的回答就讓秦震明白了,這秦皇島還真不像他想象的那樣簡單。

“禹王九鼎最後傳入的帝王是秦始皇,那關於九鼎的一切資料,自然是要從秦始皇著手,並且往上追溯至夏、商、周時期。九鼎和求仙一事糾葛頗深,而秦皇求仙入海就是從碣石開始的。”羽東再次發動了車,手握方向盤,一個瀟灑帥氣的打輪兒,直奔秦震家的方向就開去了。

要說起碣石,秦震還真是覺得此地之名,如雷貫耳。

那歷朝歷代夢想著長生不老的帝王們,幾乎都在碣石留下過蹤跡。

早在秦始皇之前,戰國的後期就有“燕人寧毋忌,羨門子高之徒稱有仙道,形解銷化之術、燕齊遷堅之士皆爭傳習之”這樣的說法。

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等等這些白日做夢的皇帝們“皆信其言”。於是便開始“使人入海求蓬萊,諸仙人及不死之蘊含在焉”。

由此可見,“仙人居碣石山”的這個傳說,真不是從秦始皇開始流傳的。但是卻絕對是由秦始皇才開始聲名遠揚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大名鼎鼎的術士徐福帶領著數千童男童女入海以求仙,尋找長生不老之法。

可是結果可想而知,徐福並沒有為秦皇帶回來什麼可喜可賀的好訊息。

就這樣過了4年,秦始皇終於有些坐不住了。他開始了“始皇東巡”的偉大行程,並且親臨碣石山,自己給自己歌功頌德。命人刻下了聞名於世的《碣石門辭》,以此來讚頌他自己功蓋三皇、統一中國的歷史奇功!

想以此方式來昭示碣石山或渤海之中的“仙人們”,他是多麼的有資格獲得長生不老,江山萬代的殊榮。

雖然屢次的東巡、屢次的求仙,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並不影響秦皇以後的皇帝們為“碣石山有仙人”這樣的傳說而著迷。

漢武帝“東巡海上至碣石”為自己修建了漢武臺。

曹操“東行碣石,以觀滄海”。

司馬懿“登碣石山以求仙,並追思始皇功德”。

北魏文成帝、北齊文宣帝、還有後來的隋煬帝也都踏著歷代帝王的腳步,“登高望海,以求仙”。

唐太宗李世民途經碣石,也留下了“芝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這樣的名句,以記功德。

就連偉大領袖在渤海撫今追昔的時候;也吟出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這樣膾炙人口的絕句。

所以說,碣石這個地方,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古今帝王尋仙的必經之路!而且它瀕臨渤海,與許多傳說中的神仙府地極其相似。這也難怪當初那些皇帝們,個個都對此深信不疑。

可現在秦震所考慮的問題是,如果羽東要找的真是這個佈滿帝王蹤跡的“碣石”,那似乎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未完待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