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異口同聲地提醒,葉蕭還是摘下了那副鐵盔下的面具——裡面居然是空的!
“不存在的騎士!”
孫子楚念出了卡爾維諾著名的小說名稱,一個終日穿著盔甲的歐洲騎士,其實全身的甲冑裡卻空空如也,只是作為一副盔甲而存在。
也許,生存在重重盔甲中的,是古代將士不朽的靈魂。
至於那雙目光逼人的眼睛,則是鑲嵌在面具上的兩隻玻璃珠子。
“原來不是人啊!”
孫子楚擦了一把冷汗,面具之所以會射出目光,不過是玻璃珠對手電的反光而已。他伸手撫摸盔甲,鋼鐵甲片異常沉重,穿在身上起碼有八十斤,再配上各種兵器和裝備,更別說衝鋒打仗了,現代人的體魄恐怕難以勝任。
他又仔細看了看甲冑形制,從護鼻看有蒙古風格。但護心鏡和山字形的鎧甲,又很像明朝初期的樣子,特別是護耳的鎖子甲,顯然受到了中東和歐洲的影響。孫子楚斷定這是一副明朝盔甲,而從甲片製作工藝來看,則是後人的仿製品。但這仿的工藝確實很棒,從規格設計到各種材料,完全按照古書記載手工製作,放在這宮殿的走廊裡,顯得異常威武精美。
用古代盔甲做裝飾物,在歐洲和日本非常盛行。去年葉蕭去英國遊覽倫敦塔,便見到了無數中世紀盔甲。但中國式盔甲則極其罕見,就連中國本土也難得見到,要麼就是些粗製濫造的影視道具。像眼前這樣的明朝盔甲,即便是後世的複製品,亦是千金難得的寶貝。
孫子楚繞了這副盔甲一圈,手電上上下下照了個遍,若有所思地撫摸著甲片:“天哪,難道是——”
“什麼?”
林君如看到他神經質的樣子,心想他又要語不驚人死不休了吧?
“難道是明朝遺民的後裔,你看這副完全模擬的盔甲,還有這座宮殿的外部形制,全鬱是明朝的風格——你們想想為什麼?還有,這座城市叫什麼?”
“南明。”
“對!‘南明’這兩個字已經說明一切了!”孫子楚越說越興奮,像發現了新大陸,“歷史上也有一個‘南明’政權,就是明朝滅亡以後,明朝的遺老遺少們,擁立南方的明朝親王為君,繼續豎起明朝大旗反抗清軍。”
林君如點了點頭:“我知道啊,鄭成功收復臺灣就是為了反清復明。”
“南明最後一個皇帝,年號叫永曆皇帝。當清兵追殺到雲南後,他被迫和大臣們逃到了緬甸。他在那裡過了一段流亡生涯,最後被緬甸國王送回給清朝。漢奸吳三桂親手用弓弦將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絞死在昆明。”
“那跟這裡有什麼關係?”
“當年,許多不甘心做亡國奴,也不願剃頭留辮子的人,都逃亡到邊境那邊去了。當年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李定國將軍就是死在異國他鄉的,而他手下的許多部將和士兵們,繼續效忠於大明王朝,在緬甸、泰國、越南等地策劃反清復明。”
“反清復明?”林君如不禁又插了一句:“我想起了《鹿鼎記》裡的天地會。”
孫子楚最討厭別人打斷他:“小姑娘別亂插嘴!在雲南的邊境線外面,就形成了許多漢人部落,他們至今仍然生活在緬甸境內。”
“你的意思是——這座城市是南明政權的遺民們,逃亡到泰北叢林中所建的流亡城邦或國家?”
葉蕭依然打斷了他,並替他說出了推理結果。
“OK!所以這裡才會叫‘南明’,就是為了紀念故國——南方的大明王朝!”
美國人伊蓮娜聽得一頭霧水,雖然學了那麼多年中文,但對中國歷史卻還是一知半解:“What?”
這次是林君如回答道:“這座官殿因此才叫‘南明宮’,這裡才會放上一副明朝的盔甲?”
“沒錯。”孫子楚的臉在黑暗中看不清,他伸手搭著高大的盔甲說,“說不定這就是明朝末代皇帝的寢宮呢。”
他這麼一說,大家都被唬住了,葉蕭用手電照了照四周,發現右側是一道樓梯。
宮段內部居然有三層樓!
葉蕭打頭走上樓梯,其餘三人緊跟在後面,小心翼翼地來到樓上。
手電光線掃射之處,又是一條深深的走廊,但要比二樓低矮些。兩邊都是一扇扇房門,孫子楚試著推了一扇,卻緊鎖著打不開。他這麼一路推過去,彷彿在推阿里巴巴的藏寶洞,心底確信這是明朝最後的江山,說不定還藏著永曆皇帝最後的財寶。
突然,一扇大門被他推開了。
四人都屏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