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看保人的情面有多大了。”徐元佐笑道:“從唐行往西走,北竿山、重固、劉家角、商榻,我都要開店,有的是用人的地方。”
學而優則仕,若是不優做什麼呢?自家有產業的還可以經營自家產業,若是自家沒產業呢?這些讀書人豈不成了“負擔累贅”?
在文教不發達的地方,生童還可以做做鄉村教授,但是在松江這麼個“家弦戶誦”的地方,生員都未必能有館坐,何況那些蒙童呢。
讀書人沒有相應的出路,對應的就是讀書人地位下降,所以鄉黨之中的舉人、生員,都會關注“就業率”的問題。
任何一個體面的職位,都是有價值的。
有價值,就意味著人情和銀錢。
“公子願交多少規費?”一直沒有說話的程宰出聲問道。
徐元佐精神一振,知道這下通往唐行的道路已經徹底打通了。
“得先請問先生,貴地是各自繳稅,還是合了一處,由仁壽堂代繳。”徐元佐問道。
若是各自繳稅,仁壽堂收的規費就是用來進行鄉里補充建設的。比如修個土地廟,鋪個地磚,做個社戲之類,花銷不會很大。如果仁壽堂代繳整個唐行的商稅,甚至田稅,那麼費用就要高許多了。
程宰道:“唐行鎮上的商稅是由商家合了一處,仁壽堂代繳的。田稅是由大夥幫著催收。徐公子若是隻開客棧,年規也不多,十兩銀子如何?”
商稅本定是三十取一,但是英明的太祖皇帝怕官吏殘虐下民,在後面補了一句話:不許苛徵。
什麼叫不許苛徵呢?就是去年徵多少,今年還是徵多少。如果今年比去年徵少了,問題倒是不大,各地官員都比徐賀會找藉口。萬一徵多了,反倒得好好解釋一下,為何會多。說不定還會引來科道言官的不信任調查。
這種情形之下,大明從建國初期十里不存一戶的蕭條時期,走到如今“有不耕寸土而口食膏粱,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繡者,不知其幾何也?”的商業繁榮時代,即便算上後來增加“市肆門攤稅”,但是商稅總額不增反降。
三十取一的商稅不過是百分之三點三,營業額做到三百兩,就該繳納十兩銀子了。而規費也只收十兩,低得讓徐元佐簡直無法講價啊!
“若是鄉里有事,我也不會袖手旁觀。”徐元佐爽快地應承下來。
程宰提了提嘴角,顯然不願多說話。
袁正淳見該談的都談好了,起身笑道:“徐公子到底爽快人!今日正要為公子設宴,還望賞光。”
“袁老爺客氣,日後小可在唐行還要多多仰仗諸位。”徐元佐一笑而起,熟絡得就像是自家人一般。
眾人紛紛起身,各個臉上帶著笑意,好像真是一樁喜事。
胡琛走到徐元佐身邊:“日後咱們便是同行,也得互相幫襯才是。”
“胡老爺是前輩,少不得要多多討教。”徐元佐笑道。
胡琛一邊客套,一邊隨著人往外走。
徐元佐與跟在後面的程宰對視一眼,會意一笑,彼此都知道對方是個聰明人。他不經意間看了顧水生一眼,頓生疑惑,低聲問道:“怎麼頭上有汗?身子不舒服?”這二月春寒時節,堂屋裡火爐也不甚旺,出汗實在太奇怪了。
顧水生低聲回道:“唇槍舌劍,太激烈了!”
“啊?”徐元佐一臉茫然:唇槍舌劍?剛才分明是一拍即合兩情相悅啊!(未完待續……)
PS:注:陸楫在《蒹葭堂雜著摘抄》裡說:“吳俗之奢,莫盛於蘇杭之民。有不耕寸土而口食膏粱,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繡者,不知其幾何也?蓋俗奢而逐末者眾也。只以蘇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時而遊,遊必畫舫肩輿,珍羞良醞,歌舞而行,可謂奢矣。”
陸楫距離主角此時已經逝世十七年了,正是南直松江府人,其言論可以一觀。以後章節中,這個名字大約還會出現。
求推薦票,求月票~~~!
求各種打賞!
百十一章 聰明人
公所等於辦公室,是大家照比例分攤買的辦公場所,所以夠用就好,十分節儉。請客吃飯則是袁正淳做東,一如士子所說的:可謂奢華矣!
尋常的魚、牛、豬、羊是必備的四道主菜,濃油赤醬,烹製精美,色香味俱全。至於配的菜蔬也足見細心,青菜只取菜心,高湯淋熟;茄餅先用雞油炸過,又塞以雞茸,風味尤佳。
尤其難得的是一盤嫩黃瓜,幾乎徐元佐質疑起自己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