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先寫清倌人啊!
清倌人多有一技之長,而且往往有驚人的天賦,加上積年累月的苦練,可褒揚之處甚多,而缺陷之辭也不怕惹來報復。
之所以這些清倌人沒能接客,自然是因為長相身段不討喜。
客人或許喜歡其曲藝,但絕大部分人連名號都不會打聽,更談不上替她們出頭了。
這些人在青樓之中也是邊緣人物,媽媽對她們或有尊敬,可也談不上寵愛。
玉玲瓏一念及此,已經回想起了幾個望月樓頗有資歷的清倌人,其中還有兩個是她的老師,曾傳授過她琵琶和箏。裡面有些秘傳秘授的東西,還是她磕頭換來的,自然只能“繡出鴛鴦憑君看,不將針法度與人”。
====
才回家,今日還有一章!(未完待續……)
PS:一路奔波,才坐在電腦前。閒話少敘,小湯先碼字了~!求月票,求推薦票!!!
一五八 編輯部
徐元佐本以為玉玲瓏的約稿需要過幾天才會有迴音,到底她的本職工作是照料(魅惑)鄭嶽鄭老爺。
誰知茶茶回來第二天,玉玲瓏就差人送了三篇稿子過來。這每篇稿子都講了一位望月樓的清倌人,詳盡地描述、分析了她們的拿手曲目,以及技藝流派,從而給人的感受。
“從內容上看,真是寫得不錯,讓我這個門外漢都有觀賞一番的衝動。”徐元佐讀罷稿子,只覺得青樓校書的文字婉約而不華麗,沒有文士那樣多的典故,平易近人,只要是個識字的人,大體上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就是好多術語,囉囉嗦嗦寫了一大段,頗有騙稿酬的嫌疑。”茶茶皺著眉,挑出毛病。她雖然寫不出這樣的文章,但是讀還能勉強勝任。
“不怕。”徐元佐暗笑:這部分才是讀者拿了可以裝逼的乾貨啊!他道:“照樣算字數付酬,跟她說,就照這樣寫。”
茶茶笑道:“相公真是慷慨。”
徐元佐搖頭道:“生員衣冠還沒到手呢,別亂叫。”他又道:“不過這三篇筆意顯然出自一人,若要撐起一期刊物,有些單薄了。”
茶茶大奇:“莫非公子是要混編多人的文章,出個集子?”
徐元佐微微閉目,大腦轉得飛快:“叫老梅來。”
茶茶依言而出,去大辦公室叫梅成功。
梅成功知道徐元佐如果要在會議室找人說話,必然是很重要的事,一路上都在回憶書坊的各個細節,準備應對徐元佐的提問。進了小會議室,他見徐元佐閉目靠在椅背上,一時不敢出聲。
徐元佐感覺到有人進來。方才睜開眼睛,精光四射,可見並非在打瞌睡。
“振之,你去過青樓麼?”徐元佐問道。
梅成功微微一愣,暗道:吃飯都吃不飽,還去青樓?
見梅成功搖頭。徐元佐又看了一眼故意沒有出去的茶茶,對二人道:“書坊搬來之前,你們二人先組建一個編輯部。”
茶茶渾然不知道什麼叫“編輯部”,只聽名字似乎是跟“市場部”、“客服部”並列的重要堂口。想想自己一介奴婢,竟然能夠能夠與讀書人一起辦事,不由激動得渾身發顫。
“準確地說,是咱們三個人。”徐元佐想了想,還是決定自己掌控這個編輯部。
“我負責決定稿件,振之負責修改文字。茶茶你負責統計字數。”徐元佐大致佈置了分工,將玉玲瓏的三篇文章給了梅成功,道:“文章質量起碼要這個水準,儘量保持作者文風筆意,只修改病句、錯字。”
梅成功掃了一眼這近乎白話的稿子:“經理,這裡面的俗字要改麼?”
俗字就是後世的簡體字,最典型的就是“群”字。君羊並列,則為俗字;上君下羊。則為正體。曾有某生鄉試時寫了俗體“群”字,被主考從解元調到了榜尾。為此耿耿於懷,在中了進士之後還將官司打到了皇帝面前。
“俗字就不要改了。”徐元佐道:“反正這東西就是娛樂罷了。”
梅成功飛快看完了這三篇淺白的稿子,疑惑道:“經理,咱們就刊印這些?給誰看呢?”
“給閒得沒事的人看。”徐元佐自信笑道:“而且咱們還要收錢。”
梅成功仍舊不得其解,暗道:這種文章也有人出錢買?既不是話本小說,又不是時文制藝。誰會買這些廢話連篇,又毫無主旨的東西?
徐元佐卻在剛才的閉目沉思之中整理了思路,首先取了一張紙,靠右寫下了四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