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江南大戶宅院也高不了多少,即便如此就已經算是雄壯了——因為別的城寨只有木牆。
沿途見聞也讓徐元佐修正了許多書本上得來的知識。
因為後來滿清入關佔據天下,很多資料並不很真實。他們喜歡將自己的先人描繪成英武非凡。所向披靡的形象。事實上如今的建州女真,乃是個以經商和築城聞名的部族。如果論戰鬥力,遠遠排不到前列。也正是因此,他們才能得到李成梁的支援,用來牽制牆外部族。
真正戰鬥力較高的部族,早就被李成梁分化、離間、削弱了。那個遼鎮軍頭對建州女真或是其他什麼女真。可沒有絲毫好感,唯一原則就是“誰強削誰”。至於努爾哈赤後來能夠十三副盔甲發家,多少也有遼鎮玩脫了的緣故。
從建州左衛出來,徐元佐跟著李如松一路走到撫順。留在遼陽的人馬已經等在了這個遼東大鎮,與徐元佐匯合之後,南下樑房口。李如松就在這裡與徐元佐分別,剩下的路程都是李平胡沿途護送。
因為歷史學界頗有李平胡出賣李如松,導致李如松戰死的聲音,徐元佐格外認真查探了一下。還是看不出半點端倪。李平胡就跟李成梁的親兒子沒什麼兩樣,頗為盡心。這讓徐元佐只能感嘆,歷史果然永遠披著迷霧,即便身在其中仍舊朦朦朧朧。
沈玉君在梁房口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她招攬當地人修了一座寨子,毫無特色地取名高岡寨。見徐元佐還不回來,她便又修了探入遼海的碼頭,以免下次來還要駁乘上岸。因為不知道徐元佐的行蹤,她甚至開始修碼頭到高岡寨的土路。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