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2 / 4)

小說:大明金主 作者:垃圾王

徐盛連忙道:“是通往峰頂的路。”

徐元佐仰頭看了看主峰,大約道:“去看看。”

主峰不過百米高,上山的小路卻是徐盛來了之後才走出來的。嘉靖年間雖然曾有軍戶駐守,但是十餘年下來,人類活動痕跡早已不能尋覓,只有一座烽火臺,表示這裡的確有過駐軍。

徐盛就是靠這座廢棄的烽火臺,度過了最先的歲月。後來的賊人也在烽火臺附近搭了茅棚。附近還有挖出來的淺坑,貌似是用來收集雨水的。

徐元佐掃了一眼,繼續往山頂爬去。作為一個港口,制高點最好能有一座燈塔,可以作為導航標誌,方便夜晚中的海船找到航路。只是金山島實在太過原始。徐盛這幫人平日也不登頂,以至於羅振權一邊開山一邊往上攀登,足足走了大半個時辰。

徐元佐終於站到了山頂,四下望去,全是綠色植被。有幾處山坳倒是看著可以修建屋舍、客棧,主要是可以遮擋颱風暴雨,是個不錯的地方。只是要想開發金山島,恐怕投資要比想象中的更大。

“這裡……能有四五百畝吧。”羅振權道。

徐元佐轉了一圈,問道:“雙嶼有多大?”

羅振權回憶了一番當日前往雙嶼的見聞。道:“沒法比,恐怕要比這兒大數百倍呢!”

徐元佐自己也知道肯定是沒法比的,否則那些海客怎麼會不選這裡而選雙嶼呢。

“唉,真是可惜了。”徐元佐嘆道。

“這裡雖小,卻比雙嶼更靠近大陸。”羅振權道:“以前只要蹈海就是殺頭的罪,現在又不怕官府來查,靠近大陸反倒更方便些。說不定日後還能直接在金山開港呢。”

徐元佐暗道:即便國家開海了,我們也是走私。在大陸上開個私港。那得多大的勢力?不說當地衛所、州府得徹底打通,還得連帶一省撫按統統收買。又得京師沒人搗亂。除非我能有掌控三省的權勢,否則真是開玩笑了。

這三省還得是南直、浙江和山東,連成一片,對朝廷而言舉足輕重,自然能夠隨心所欲。

“多大胃口吃多少飯,雙嶼雖好。卻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徐元佐道:“開發這裡,無非就是銀子的事,簡單得很。”

“得用多少銀子?”羅振權問道。

徐元佐搖了搖頭:“現在很難說,先規劃下來再看。”

“反正海港一開,黃金萬兩。這買賣總是做得的。”羅振權道。

“我到時候要發股的,你有銀子最好存一點,別都買了田地。”徐元佐提醒道。

羅振權面露遺憾:“就算想買也得有人賣啊,現在松江的地貴得讓人牙酸。”

徐元佐一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土地還是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投資首選啊。

從山頂下來,徐元佐總算踏進了徐盛住的烽火臺。

這個類似小碉堡的建築又有個名字叫煙墩,顧名思義就是放煙示警的地方。按照嘉靖年間朝廷頒佈的制式,煙墩要能容留五人居住,儲存五個月的糧食柴草,有火炮火藥,墩邊開井,務必高厚,甚至包磚。正是這些規制,讓煙墩在蒙古人的包圍之下還能矗立不倒,直到援軍趕來,或者韃子退去。

在海島上的煙墩就沒這麼高的要求了,除了大小還算合格,厚度和高度都讓人有些擔憂。

徐盛倒是很謹慎,保命的糧食和柴水都存在煙墩裡,不許其他人住進來。久而久之竟把這裡變成了自己的小天地。

徐元佐進來之後環顧四周,道:“修補一下還是可以用的。”

徐盛咧了咧嘴,想笑卻笑不出來。

徐元佐示意左右拿出一張圖紙,鋪在石臺上:“你來看,下一步你要把地方給我找好,施工的事我再安排。”

徐盛靠近一看,竟然是一座城池圖樣。不過上面寫著唐行鎮,顯然不是用在這裡的。

“這個就是讓你有個概念。”徐元佐拿了唐行的地圖道:“看,以這個煙墩為中心,擴散出去,要有兩排屋舍做貨棧,要有人畜排洩堆肥的地方,我最受不了的就是看到那些穢物,這事你得給我辦妥。水窖得給我挖出來,要高於居住區,劃出渠道,把水引下來。碼頭、港口,不需要你們修建,地方得給我丈量清楚。小路要修成石路。”

徐元佐將城池規劃大致說清楚了,方才道:“你給我用心幹活,我許你每月去拓林待五天。不過你得把做了什麼事,幹了什麼活,都給我寫清楚。若是我不滿意,下回你就去小金山島自己過日子吧。”

徐盛打了個寒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