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皇帝最得意的事,就是朝廷不花一分錢,而有百萬大軍!這就是衛所制度。
被遣散計程車兵本就是沒有恆產之人,回到家裡能幹嘛呢?許多人都是遊手好閒,除了打仗也沒有其他技能。吃慣了兵餉,要去務農更是說笑。於是他們藉著災民蜂擁之勢,理所當然地轉職成了盜匪。
當然,在後世的歷史教科書上,這些人也被稱作農民起義軍。
現在問題來了。
徐相當國時候搞定的事,李相當國時候也沒出問題,為何你高相——自封為首輔的高相當國,就惹出了這麼大的事?
任何一次民亂都是載入史冊的大事,是皇帝德政的汙點。何況發生在徐淮、江南等地。
那可是朝廷的稅田啊!
趙貞吉知道,自己不用走了,該走的人是高拱!
……
內閣的每扇窗戶後面都有一雙耳朵,風聲很快就送到了高拱耳中。
高拱真是太愁了。
去年為了解決漕運的問題,他提出開膠萊河。偏偏山東和漕運兩邊都不看好,言之鑿鑿地告訴他:膠萊河即便挖通了,也沒有足夠多的水量承運漕船。即便進一步剝削山東水系,優先保證船運,膠萊河也會因為泥沙淤積而不堪用。
總督王宗沐更是直言:開河與否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這事得實事求是啊!元朝人就動過這個腦筋,走了彎路,咱們為何還要再往上撞呢?
高拱真是有苦難言:開膠萊河的動議最主要是反對海運。當然,膠萊河如果開通,並且投入使用,對海運是個利好訊息,因為省去了繞過膠東半島的水程。可是他之所以提出先開河,不就是為了拖延時間,反對海運麼!
王宗沐與山東督撫即便知道高拱的花花腸子,也未必會配合,著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