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1 / 4)

小說:大明金主 作者:垃圾王

“磁鐵發出的力,無論陰陽。顯然是客觀存在的,不是咱們主觀臆想的吧。”徐元佐道。

李騰點了點頭。

“那麼由這個力生成的場,的確會影響羅經,是否說明對人也有影響?”徐元佐又問道。

“恐怕與風水之說頗有關係。”李騰道。

“我們既然知道力是可以相互影響的,那如果切割這個力場。會發生什麼事?”徐元佐道。

李騰陷入了沉思。

徐元佐看了看外面的日頭,提前給出了答案:“我打算用銅線圈試著切割一下磁場。如果成功,應該能夠生成電流。如果成功,這就該是電學的新篇章。”

李騰對電並不陌生。在道門內部的黑科技中,電的研究並不算冷門——因為雷電共生,在甲骨文中,“雷”字中間就是閃電。實際應用之中,便產生了避雷針——銅製的高高揚起的魚尾;或是昂起的龍頭,吐出金屬舌頭,經過暗藏的金屬線牽引到地面。武當山著名的雷火煉殿神蹟,其實也是建立在對電的理解上才建成的。

人工製造靜電並不稀奇,要製造電流,這就有些意思了。

“你弄點銅絲來,我幫你做這個實驗。”李騰理所當然地表達了自己的興趣——說不定這東西能解開雷法的奧秘呢。說不定還能大大降低修煉雷法的門檻呢!

徐元佐很滿意李騰的反應,當即答應下來。雖然磁石的品質並不怎麼好,但是銅絲管夠啊!感謝三百年前阿拉伯人帶來的掐絲琺琅器工藝,如今無論是在蘇州還是杭州,或者京師,都能買到任意規格的金屬絲。雖然做不到工業生產,但是工藝是絕對沒問題的。

李騰靠在椅背上,又設想了一下自己該如何完善這個實驗。最重要的就是,如果產生了電流,該如何確認。

他並不知道有一種發光體叫小燈泡,更不知道電流表之類的儀器,不過架不住他的聰明智慧,很快聯想到了電流的特性。

這玩意會打人呀!

*

*

求推薦票,求月票~!

*(未完待續。)

PS:求各種支援~!

三五六 機械廠

徐元佐從三清觀出來,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這大約就是“希望”的療效,即便明知十七世紀不可能產生工業革命,或者第二次工業革命,但是種子埋下去之後,誰又知道未來會長成什麼樣的參天大樹呢。

相比李騰這邊放養式的科技樹攀爬,嚴宇那邊的機械廠就是壓力滿滿的攻克技術難關了。

徐元佐給這位木工世家出身的小夥子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每天都有詳盡的報告,緊緊追蹤紡車流水線製造的程序。

嚴宇很珍惜這個機會,但是他終究技術能力有限,跟著父親和哥哥們造房子做工程還行,到了機械廠大量都是細工,實在是應付不來。既然技術上有短板,他便一門心思放在了管理上,工作報告儘量寫清楚。半年下來,手藝退化得厲害,但是文牘書寫卻長進不少。

徐元佐藉著三清觀裡帶來的勁頭,特意到機械廠視察工作。

出於節儉的考慮,機械廠的廠房只是簡單立了柱子,頂上一個茅草頂棚,挑高不過一丈,只有大風雨天才用蒲席圍一圈。平日為了採光,都是徹底開啟的。

徐元佐看著這種地下黑工廠的格局,覺得有些不像話,起碼也得壘兩面牆啊。不過想到眼下連玻璃窗都沒有,真要是造磚瓦廠房恐怕連光線要求都無法滿足,所以還是忍了。不過還是得建個院子,以免技術外流。

當然,現在要說技術外流還早了些。因為實在沒什麼技術成果。

這半年多下來,機械廠的車床倒是多了幾臺,有些就連徐元佐都叫不上名字,看不出有什麼用處。不過紡車的核心技術還沒有被突破。並不是說紡車有多少高的技術要求,而是無法設計出能夠批次生產某些零件的車床。

如果要匠人手工打造,那當然沒有問題,但又悖離了徐元佐要求的“機器生產”,“公差控制”的立廠原則。

嚴宇這回見到徐元佐頗有些羞澀,道:“佐哥兒。這個……是小的無能!讓佐哥兒失望了。”

徐元佐皺著眉頭在廠子裡走了一圈,又要了進步報告和研討方案——基本上看不出什麼問題。不過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機械設計”人員基本都是副總工老魯的徒弟,這些人學的都是手藝,並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進行系統化設計,也沒有足夠的邏輯訓練讓他們在紙面上完成工作——當然,這個要求對於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