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1 / 4)

小說:大明金主 作者:垃圾王

段興學原也有心要在科場中搏個頭臉。不過一步步走來,又看了今年鄉試的程墨,只覺得自己前途渺茫。再看看同樣學富五車的徐元佐,竟然痴迷於末業,更是對他科舉出頭的信念造成了打擊。作為小康人家出身的子弟,段興學每每想起徐元佐指派壯士清掃山賊土匪,難免羨慕他那指揮若定的風采。

“戒子!你回來了!”

段興學一進府學學宮,就碰到了同學。連忙站定行禮。

“快去領米。”那同學笑道:“今日是最後一日了。”

“今日發廩訖?”段興學也是一等廩生,每月有朝廷發的廩給。雖然按照典章,廩生一日有一升米的補助。雖然沒有副食品可以填胃,但有這每天一升米打底,總算那些沒有田宅的秀才相公不至於餓死——前提是他能在歲、科二試中獲得好成績。只吃廩訖的秀才自然會很窮,若是不出賣自己兩石的稅賦優免,便是名副其實的窮秀才。

“並非廩訖。乃是廣濟會發的助學金——折成米發,人給五斗。”同學十分興奮。

“五斗米?”段興學小康之家,對於五斗米並沒有多大感觸。不過他看同學那麼興奮,知道家境貧寒的子弟是很在意的。單純靠每天一升的廩米,連奉養父母都不夠。若是上有老下有小,那基本上只能勉強不餓死。

更何況廩生名額有限,增生和附生可是一點收入都沒有的。

那位興奮的同學便是屬於家境很一般的。他拉著段興學同去,仍舊不忘普及這些日子郡城的新聞。

“聽說小財神去了一趟了京師,回來便開始大發善心了。”那位同學道:“非但在府縣學校發助學金,還給全縣的社學、蒙學都送了助糧,按人頭每人三鬥。”

段興學面帶微笑,心中暗道:如今鬥米不過二三十錢,統共也就百錢上下,便將人心都收買了。他剛興起這個念頭,又覺得自己恐怕是犯了嫉妒心——學校同學固然不多,但是全縣的蒙學、社學學子加起來就不是個小數目了。

“廣濟會的人說了,這回是按照人頭五兩銀子算的,全部折成稻米發,發足為止。”那同學喜滋滋道:“下月還有呢!”

段興學這回有些佩服徐元佐了,道:“這樣算下來,豈不是要好幾千兩銀子?”

“幾千兩恐怕還打不住呢。”那同學給段興學算賬,道:“若是全縣有一千讀書人,那就是五千兩了。而每次童生試都有兩三千人,便照兩千算,那就是一萬兩銀子。”

段興學瞪大了眼睛:“徐家還真捨得!”

那位同學嘖嘖有聲:“徐家果然不是玩虛的。他們捐了好幾萬畝地給廣濟會,顯然是要徹底將收益都用在鄉人身上啊。”

段興學道:“這可真是做下了大功德。”

“老黃堂已經上報了南京,少不得要請朝廷賜下旌典。”

“唔,理所當然,這份義舉不知能助多少學子脫離苦寒了。”段興學又道:“其實家境若是尚可的人家,大可不用發……”他話未說完,卻也發現有些不妥了。那位原本關係不好的同學臉上的笑容也漸漸發冷,再不如剛才那般親熱。

段興學心中暗惱自己不會聊天:這樣一說,難免不叫人誤會這是徐家給的施捨。讀書人面皮薄,自尊心甚強,真要說是給家境貧寒者的施捨,誰肯吃這米?就算實在無奈受人恩惠,恐怕也要和著眼淚吞下去。

*

*

求推薦票~求月票~!

*(未完待續。)

PS:晚上還有一更~求各種支援~!

三五四 學在四夷

徐元佐在遼東用米換鹿茸,賺得實在有些連自己都害怕。雖然他不相信天譴這兒回事,但考慮到徐階教誨的“良知”,還是決定回到唐行之後,以廣濟會的名義向府縣二學和全縣四十八所社學捐款。

雖然他沒有指望朝廷的嘉獎或者牌坊,但是捐款總額高達一萬兩,實在震驚了整個南直。非但府學學宮刻碑紀念,就連新任的浙江學臺都題書嘉獎。海瑞更是特意作文派人送來,同樣刻成了碑文,放在學宮和鄉賢祠,恨不得送到徐閣老家裡去。

徐階是個不介意銀子的人,但是這麼大一筆數目仍舊讓他有些心驚。養望歸養望,但是遽然拿出這麼大一筆銀子做善事,風頭鼎盛,實在叫人有些不踏實。不過既然家業打理都交給了徐元佐,而且家中資產還在持續增加,就沒有干涉的道理。更何況徐誠拿了廣濟會的賬目回家稟報,發現這筆銀子是另外捐助的,想來是徐元佐在別處化緣得來,那就更沒有干涉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