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3 / 4)

小說:大明金主 作者:垃圾王

別墅回來了。

徐階這個層面的客人到訪借住,張天覆是無論如何不得不回來的。

徐元佐對張天覆並不感興趣,隱約還覺得文人打敗仗有些丟臉。你即便不能像熊廷弼、盧象升、孫傳庭那樣直接上陣砍人,起碼也該能夠運籌帷幄啊。何況雲南那邊,對手不過都是些土人。

當然,這些話是不能當面說的。徐元佐自認是個商人,是個有文化的商人,又不是沒文化的憤青。

倒是張元忭的長子張汝霖頗為令人的側目,小小年紀已經流露出了非凡的靈氣。

=========

字數外廣告:小湯最近玩某浪微博,想加個“V”號,需要100粉絲,求玩微博的書友加我:美味羅宋湯…我本非我。(未完待續……)

PS:月票,推薦票,都回來吧!

第一八四 有鳳毛

張汝霖的長孫張岱聞名後世,而他本人卻是靠孫子寫的家傳方才為人所知。

這並不意味著他是個無足輕重或者平庸之輩,事實上他是第一批可以歸入晚明士大夫標籤的人。

張氏在張汝霖之前,雖然有錢,也捨得花錢,但還是以勤儉為美德。

譬如徐元佐所感嘆的:人家的漱口水比他平日的茶還要好,但誰能想到張元忭的妻子還要親自織發巾出售。

這對於某些人而言簡直不可思議,甚至像是行為藝術,但對於正統的儒門家庭而言卻是理所當然:家裡可以花錢,可以奢侈地穿金戴銀,但不能浪費,更不能忘記勤儉持家的根本。其中也包括浪費人力,所以主婦紡織、刺繡都是分內事。

這是一種人生哲學:無論貧賤富貴,該做的事不能懶。

有些人讀了書願意去踐行這種哲學,而有些人卻視之荒謬。

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張氏從張汝霖之後,則日益奢侈,徹底告別了勤儉家風,走上了奢靡之路。

並且不以為恥,反以為當然。

張岱在自撰墓誌銘中直說: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這都是受到了張汝霖的影響,聞名遐邇的張氏聲伎也是他開的頭,帶動了江南勢家自蓄戲班的風氣。

不過此刻。徐元佐讓看著眼前這個的八歲大的清秀少年,只是微笑相對。

“這位便是撰出《幼學》的徐生,你自視甚高。能並坐耶?”張元忭對兒子頗為嚴格,每天晚上監督兒子讀書,非到夜分時方准入寢。

張汝霖如同大人一般向徐元佐行禮:“久仰先生。”

徐元佐笑著回了禮,但是看他這麼小,想來也沒讀多少書,不好多說什麼。誰知道張汝霖卻將徐元佐視作前輩楷模,硬是背了幾首詩。要徐元佐點評。

八歲少年的詩,童真則有,功力卻怎麼都談不上的。就像是塗抹出來的蠟筆畫。

徐元佐客套兩句,理所當然抬舉道:“實有鳳毛。”這是當著張天覆、張元忭說的。是說給大人聽的,小孩子哪裡聽得懂。

只見八歲的張汝霖微微一愣,認真道:“我沒有呀。”

在座眾人都是飽學之士。已經笑成一片。

見大人們開懷大笑。小汝霖越發疑惑,緊緊盯著徐元佐:“我便連雞毛都沒有,哪有鳳毛?”

徐元佐上前輕撫張汝霖的腦袋,笑道:“哥哥給你講個故事。”‘

張汝霖不滿地逃回父親身邊,頗有些委屈。

“南朝劉宋時候,孝武帝曾誇讚謝超宗——便是謝靈運的孫子,謝鳳的兒子——誇他‘超宗殊有鳳毛’,正被在座的大將劉道隆聽到了。”徐元佐對張汝霖侃侃而談。兼顧在座諸君,真像是個講慣故事的老手。

“劉道隆出了皇宮之後。想人都說‘鳳毛麟角’,既然知道謝家有,便駕車去了謝超宗府上看稀奇長見識。他對謝超宗道:‘我聽聞閣下家中有異物,何不拿出來看看啊’?謝超宗當即回道:‘懸磬之家,焉有異物?’也就是說:我們是正派好人家,哪裡來的異物!”

張汝霖眼睛一閃一閃,也被這故事吸引進去了。

他曾聽說過謝靈運,知道是個了不得的先生,能做詩。雖然不知道孝武帝,也不知道劉道隆,對謝超宗卻是頗有親近。

“劉道隆道:‘聽聞君家有鳳毛’。”徐元佐道:“你知道那時候人們把家諱看得極重,謝超宗的父親名叫‘鳳’,他當面叫出來,謝超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