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外民族對自身的壓迫視為罪惡,他自然就無法忍受本民族自己人之間的壓迫和奴役。那同樣是罪惡,不比外來者對本民族的奴役高尚分毫!
而當有一種哲學或者信仰,能與他的民族主義,與眼下的淮揚彼此照應,共同成長的話,朱重九也不介意從背後推上一把。正如十三世紀到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最終成就了歐洲文明在此後四百年裡的長盛不衰。如果儒學能夠在淮揚新的生產方式和平等的人文基礎上重新煥發青春,並反哺於華夏民族,朱重九有何理由不樂見其成?!
“願附主公尾翼,青雲直上!”好半晌之後,胡大海、陳基等人才多少明白過一點點味道來,紛紛圍上前,大聲表態。
“願與諸君,共同開闢一個時代!”朱重九被眾人的話語從走神中喚醒,收拾起激盪的心情,大笑著與眾人一一擊掌。
“臣等,必竭盡全力!”“微臣願效犬馬之勞!”“臣,這條命都是主公給的。主公說怎麼幹,臣就怎麼幹!”。。。。。
張松、陳基、黃老歪等人也大笑,舉起手,與朱重九拍過來的手凌空相擊。
這一刻,君臣等人個個躊躇滿志,覺得天下之事無不可為。再商量起方略來,也是精神抖擻,效率加倍。
很快,就商量好了最近一段時間與老儒名流們爭奪儒學解釋權的基本策略。並且交代到具體部門和人手去負責實施。然後又迅速把話題轉回最關鍵點,充分利用紫金山天文臺的落成,從根子上否決舊儒學的禮制和綱常等級。
按照政務、監察和樞密三院方式,重新分割了職能和管轄範圍之後,大總管府的運轉效率又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當天下午,一系列由樞密院簽發的政令,就開始落實執行。於此同時,政務院與各級官府衙門,也做出了最積極的配合,一場看不到血光和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
俗話說,破壞總是比建設要容易些。鄭玉、王翰這群老儒名士們,雖然既不懂如何治國,也不懂如何帶兵打仗,暗中給淮揚大總管府使其絆子來,動作卻非常利落。發現繼續跟青丘子辯論下去,只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乾脆把心一橫,直接轉向對淮揚大總管府這幾年施政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上。
於是乎,經過才子的生花妙筆,一個個受盡淮揚官府迫害的悲慘形象,迅速出在在報紙上,茶肆中,甚至變成了摺子戲和散曲,迅速在民間流傳。
比如某人祖孫三代吃糠咽菜才積累起偌大家業,卻因為戰火所毀啊。比如說某士紳修橋補路,做了一輩子善事,卻因為無意中收留了一位做過高官的恩人,被淮陽大總管府株連,傾家蕩產啊。某夫婦男耕女織,夫唱婦隨,日子美過天仙。卻因為水力織布機氾濫,家道迅速中落,雙雙投水自盡等,林林總總,一個勝過一個悲慘曲折。
更有甚者,乾脆將蒙元淮安守將褚布哈塑造成了一個忠義無雙,愛民如子的百戰良將,曾經多次奉命剿滅山賊與水寇,護得兩淮百姓周全。然而紅巾軍殺來,褚布哈寡不敵眾。最後在淮安城外,大喊三聲,勿害我治下百姓,然後拔劍自刎,以死回報君王。。。。。。
第二十二章 星圖 (中)
第二十二章星圖(中)
這些故事實在是過於荒誕不經,凡是曾經在運河兩岸生活過,親眼目睹淮安軍崛起和自家日子變化的父老鄉親,都對其嗤之以鼻。但某些因為淮揚新政失去了特權計程車紳子弟,某些曾經為蒙元效力在淮揚各級官府都撈不到位置的在野“遺賢”,還有曾經勾結蒙元底層小吏為禍鄉里的大俠小俠們,卻聽起來津津有味,不時地拍案叫好。
在他們的帶動下,有些從外地遷來淮揚謀生市井百姓,或者一些不明就裡的懵懂少年,也覺得大元朝的統治下曾經是四處歌舞昇平,褚布哈將軍的人格光芒萬丈。而與故事中相比,眼前看到和聽到的景象,則灰敗且平庸。
這年頭,基本沒什麼娛樂專案。所以一些無知少年,在學校和茶館聽到新奇故事,難免要回家跟長輩們分享一番,以期待幾句褒獎。然而這回,他們得到的卻不是長輩的誇讚,而是兜頭一頓笤帚疙瘩:“小王八蛋,才吃上幾頓飽飯,就學別人裝大頭蒜!也不看看,你阿爺和你爺爺都是幹什麼出身?!要是褚布哈還活著,你甭說你,連你哥哥一起早就抓了給蒙古人放馬去了,還喝茶聽書呢!想得美!能得主人家幾塊啃過的骨頭熬湯喝,都得跪下磕三響頭!”
“爺爺,爺爺您別生氣!孫兒我,孫兒我這不是想給您找個樂呵麼?”一家姓常的少年人捱了打,抱著腦袋滿屋亂竄,“再說了,這忠臣孝子,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