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林氏便在她的書中大張旗鼓地宣揚了拒絕節儉的消費觀:
購物是我最大的愛好。鈔票就是為了把喜歡的東西買到手,然後再去拼命地賺,就是這樣一個週而復始的過程。如果我不是這樣地花錢購物,也許會住上更加豪華的高階公寓。但是,我還是喜歡購物,說得明確些,我對名牌貨有種痴迷感。(《我是何許人也》)
女人的身體就是一部著裝年鑑。天生就瀟灑時尚的人根本不存在。要在反覆搭配反覆失敗的基礎上不斷努力,開動腦筋,當然也要捨得花錢,必須把衣服當作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身體的暗示》)
愛好名牌,喜歡購物,幾乎是女性與生俱來的嗜好。在林氏的詞典裡,“善待自己”其實就是放縱自己的嗜好,“要捨得花錢,必須把衣服當作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縱情地想我所想,任意地行我所行,不要讓傳統的道德信條枷鎖似的束縛自己的手腳。她在同一篇隨筆中甚至把盡情購物提高到了帶有哲理色彩的座右銘高度:
購物就是我的保健營養液、強心壯神素!(《我是何許人也》)
如果說購物和消費是一種物質上的自娛,那麼,擁有“波瀾起伏”的戀愛則是林氏主張的精神上的自娛。一般說來,女性在婚戀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莫過於失戀和受騙,失戀和受騙帶給女性的傷痛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沉淪於這種傷痛的深淵而無法自拔,在自己與他人看來,都在情理之中。但是,執著於這種傷痛,對女性自身而言,不正是一種無可救藥的精神折磨嗎?要善待自己,就得自覺地跳出傷痛的苦海,或者換一隻眼睛審視婚戀中的波折。林真理子正是站在達者的立場上,大徹大悟地直面男女之間的萍聚雲散。在婚戀的道路上,她不希望“一帆風順”,而是希望“經歷坎坷”,用她的原話說,那就是:
較之於一無所有,我還是喜歡受傷的感受。與其過著清澈透明的近乎虛空的生活,我倒更希望因為男性而憂鬱而感傷。所以,許多異性朋友是不可或缺的,已經分道揚鑣的前任男友也不能置之不顧。我就是想成為這種經歷坎坷的貪婪女人。(《分手始知情難了》)
一帆風順的普通人所擁有的波瀾不興的戀愛太沒意思了,至少應該憑藉“爭鋒”往戀愛中加點兒大人的作料,這樣做才算沒白在世上走一遭。(《“爭鋒”與“不倫”》)
不難看出,林氏追求與實踐的乃是一種“非常善待自己”的達者的婚戀觀,她認為“波瀾不興的戀愛”無聊至極,它帶給人的只是“近乎虛空的生活”,她希望在原本只是兩人的世界中引進競爭機制,縱然自己失敗了,也能使自己曾經“因為男性而憂鬱而感傷”過。她“喜歡”較之“虛空”要切實得多的“受傷的感受”,或許她憑藉自己與人不同的第六感所感受的“受傷”並不苦澀,甚至猶如她津津樂道的“甜蜜的後悔”一樣也散發著誘人的甜味兒。
“後悔”本如黃連一般苦不堪言,沒有林真理子那種黃連樹下彈琴的自娛自樂心態,是無論如何不能把它與“甜蜜”連線在一起的。在《別怕鬼迷心竅》一文中,林氏還進一步演繹出“甜蜜的後悔”的“增美”效用:
如果一生從未鬼迷心竅,那可真是太沒意思了。做了後來自己覺得糟糕的事,這才叫年輕,這才叫女人。以後不絕如縷地不斷後悔,但那正是甜蜜的後悔,正是使女孩兒變得更加嫵媚多姿的後悔。(《別怕鬼迷心竅》)
永遠保持自娛自樂的明亮心態,“甜蜜的後悔”居然能使“女孩兒變得更加嫵媚多姿”!於是,女孩兒越是做出“鬼迷心竅”的糊塗事,就似乎越會收穫紛至沓來的“甜蜜的後悔”;她的婚戀越是坎坷不平,她的人生就似乎越是搖曳多姿。這,似乎是個叫人無法理解的悖論,但仔細思之,這正是林氏強者邏輯中的一環,它鼓勵花季女孩兒做事無須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即使一時越軌或暫短失禁,結果糟糕透頂,也不要萎靡自己的精神,損毀自己的情緒。因為首先,年輕的女孩兒誰都保不準犯傻氣;其次,事後的不斷後悔正是對豆蔻年華的一種惆悵的追憶和婉約的紀念。以容忍和樂觀的態度對待失誤和挫折,既化解了心靈的煩惱,平添了生活的樂趣,又在自娛自樂的氛圍中強化了向上攀登的自信和毅力。
自尊:蔑視自卑
林真理子在回顧自己的奮鬥歷程時,說她曾經“是個典型的M女人,在男性面前總是低眉順目,一心奉獻,總是放縱嬌慣他們。這樣做的結果呢,當然大都是自己倒黴。”(《失戀的記憶》)所謂“M女人”,是指逆來順受的受虐型女人,她們的本質特徵就是自視生來低於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