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薔筒桓以偃プ吣翹趼貳=�洗旱某曬χ�Σ喚黿鍪譴叢煨緣廝伎嘉侍猓��宜�股樸詼員鶉朔腹�拇砦蠼�斜韁し治觶�緩蠡灰恢址絞匠⑹裕�庖彩撬��厥諧〕S玫姆絞健�
事實上,樓宇影片廣告不是江南春的首創。早在1995年,就有國外公司做過這方面的嘗試,但都沒有形成規模。聚眾傳媒的創始人虞鋒就曾經在1999年去美國出差的時候看到這類廣告,受到啟發回國創辦了聚眾傳媒。在分眾傳媒上市前夕,江南春到美國去路演,在波士頓曾看到一個液晶電視只有10英寸大小,播放內容的同時插播廣告,看來是個不成功的案例。
但這並沒有影響江南春的決定,他分析說:
我想這個和中國本身的特點有關。這個業務在美國沒能發展起來,是因為沒有人等電梯。美國是人少電梯多,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業務只有在中國才能發展起來。統計數字表明在中國每人每天等電梯的時間是10分鐘左右,而在美國是不存在的,這個差異就表明了這個市場在中國更加有利。
江南春把他分析到的答案給美國投資者看,讓美國人瞭解中國的特殊國情,結果得到了美國人的認可。因此分眾傳媒上市非常成功,融資1�717億美元,是所有納斯達克概念股中最高的。
賣場電視廣告也不是江南春的首創,但中國的這塊市場卻是江南春帶領分眾傳媒開拓出來的。成立於1992年的美國PRN公司是第一個把電視廣告引入賣場的傳媒公司。PRN在超過6000家的大型連鎖商店安裝了液晶電視,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超市連鎖集團沃爾瑪。但PRN的經營卻不成功。直到2005年尚未獨立上市,後被法國廣告公司湯姆遜(Thomson)收購。
國外的企業如此,國內也有很多連鎖超市曾經做過在收銀處上面安裝電視播放廣告資訊的嘗試,但是效果都不太好。儘管有這麼多的前車之鑑,江南春還是決定在2004年底進軍賣場,他這樣分析:
可能賣場廣告不適合播放30秒的廣告,因為的確沒人會耐心將它看完,但可不可以只播5秒呢?只要5秒就夠了,只起一個提示作用,當一個人來到賣場就要做出購買決定的時候,抬頭看一下那個提示,或許就可以促使他做出購買決策。
分眾傳媒賣場聯播網採用的是17英寸LCD(液晶顯示器)和42英寸PDP(等離子顯示屏),安裝的位置包括上下扶梯、每一個貨架、每一條通道,從顧客進入超市、選購商品,到收銀臺交款,分眾傳媒的賣場廣告全程覆蓋消費者的購買過程。只要顧客抬起頭,就能看到電視廣告。而且這些螢幕平行於顧客的視線,常常是幾個大螢幕連成一線排過去,每個螢幕上都在播放相同的廣告,這對顧客來說,形成了強制性的收視效果和極強的衝擊力。
分眾傳媒的這些做法果然獲得了成功,它幫助品牌成功地佔據著終端的話語權,掌控著現場銷售的主動權。蒙牛從2005年6月開始,在全國20個城市的分眾傳媒的賣場液晶屏媒體上投放廣告,之後CTR對賣場液晶影片廣告投放效果做的調研結果顯示,在抽樣的4個城市中,分眾傳媒的廣告令當日改變初衷選擇蒙牛產品的消費者的比例升高了9%,當日臨時決定購買的消費者更是飆升了17%。在同樣的場所裡,分眾傳媒獲得了成功,而PRN卻陷入了泥淖。
無獨有偶,2007年10月,業內傳出法國湯姆遜旗下PRN公司宣佈將聯手上海璽誠文化成立合資公司,以共同拓展中國的賣場電視廣告領域。但在2個月後,分眾傳媒斥資1�684億美元現金收購璽誠,收購完成後,分眾傳媒幾乎壟斷國內的賣場電視廣告。在成功的分眾傳媒面前,PRN儘管有外資巨頭撐腰仍遭敗仗。
再來看一個小故事:有個巴黎的年輕畫家,在著名的藝術街上開了一間畫廊出售自己的作品。但收藏家們往往只光顧那些知名畫廊,他的生意難以為繼。於是他無可奈何地開了一間咖啡屋,並且以他的畫來裝飾咖啡屋牆壁。來消費的客人不乏藝術品收藏者,他們看到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咖啡屋裡竟然有如此高水準的畫,很是驚奇,於是問起畫的主人,更轟動的訊息出來了——神秘畫家竟然就是咖啡屋的老闆!年輕畫家隨即名揚巴黎,他的作品也被搶購一空。
這個故事不是告訴你“無心插柳柳成蔭”,而是告訴你很多事情不是隻有一個方法才能成功,面對失敗的時候尤其要另闢蹊徑。
馬克思主義哲學裡面有句話,叫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說不同的矛盾要區別對待。別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