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1 / 4)

發展的必然,我們的戰略非常清楚。所以,你後續的產品一定要採取非常反邏輯的方法,一定不能按照正常邏輯去做,最安全的也是最危險的,最獨特的方法反而是最有效的。

一個不懂IT行業的廣告人,竟然準確地判斷出“二到三年內,平面顯示器一定會取代球面顯示器”,恐怕許多顯示器的製造商都沒有這種預見能力。

敏銳的嗅覺已經成為商業社會中最重要的能力。如果沒有預見到電腦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沒有比爾·蓋茨和微軟;如果沒有預見到B2B電子商務將成為未來交易的主流方式,就沒有馬雲和阿里巴巴。同樣,如果沒有預見到廣告分眾時代的到來,就不會有江南春和分眾傳媒。

江南春這樣的商業嗅覺不是天生的,為了獲得這項能力他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首先是不斷學習,尤其是那些與自己所從事的產業相關的知識。有句話說: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當年還在永怡傳播時,每個週六江南春都會把上海幾大報紙買過來,看到好的廣告創意和文案,就剪下來貼在本子上,融會貫通,最後變成自己的創意。每天晚上,江南春回到家都要看一個小時的專業圖書和雜誌,及時補充“養分”。

許多傑出人物都有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比如愛迪生、狄更斯有什麼靈感,就馬上拿出本子記下來,江南春也有這個習慣。他在參加長江商學院CEO班期間,會把馬雲、郭廣昌、牛根生的發言認真記錄下來,自我消化理解變成“江氏理論”,發給團隊分享。江南春的這種隨時隨地的“吸星###”,保證了自己知識的不斷積累和更新,給自己的鼻子提供了發現“香味”的可能。

其次是凡事親力親為的工作作風。據說2006年江南春面談了1000個客戶,平均一天將近3個。江南春說自己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飛機上度過的,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如果說學習只是停留在理論上的話,“親力親為”則是實際行動。在他看來,實踐出真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參與,才能保持對市場的敏感。

親力親為在企業管理裡面不一定是大家的共識,我所要強調的是保持自己對市場的敏感、保持團隊的強執行力,這兩點對於一個新的企業尤其重要。我屬於那種喜歡親自見客戶的CEO,我在中國大約見過幾千名客戶。親自見客戶有利於保持我對市場的敏感。我見客戶的同時,也在幫助公司銷售。

江南春創辦分眾傳媒,開發樓宇液晶影片廣告,介入手機無線領域,進軍網際網路,都是在其商業“嗅覺”的指引下前進。而對於未來分眾的發展方向,江南春已經“嗅”到了更多的東西:

分眾傳媒從開始完全是樓宇影片聯播網、戶外電視結構進軍到生活圈媒體群,進軍到手機,進軍到網際網路,而分眾傳媒的今天和明天是什麼?我們已經“嗅”到了數字化潮流洶湧而來的氣息,而隨著框架2�0的上線,分眾已經全面走在數字化媒體的道路上,未來也將會在數字化方向上做更多的探索。

* * * * * * * * * * * * * * * *

相信未來數字化媒體整體解決方案,在新的消費者生活形態、媒介環境、溝通環境當中會成為市場最重要的選擇。

第3章 分眾式營銷(2)

你只能說你不看,不能說你看不見!

江南春在普魯斯特問卷中表示自己最痛恨的行為就是:“行動緩慢、拖沓,辦事效率低。”江南春的這種強勢性格成就了強勢的新戶外媒體——分眾傳媒,他需要的廣告效果是:

你只能說你不看,不能說你看不見!

這其實也是江南春作為一個廣告銷售員的銷售理念,是他傳遞給所有希望在銷售市場上有所作為的人的一種信念。這種強韌的精神支撐著分眾傳媒走出失敗,邁向成功。

廣告圈裡的人對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的江南春都有這麼一個共識:一個年輕、資深而且個性張揚的職業廣告人。年輕而個性張揚,像魏晉時代的風流人物一樣,就難免引人非議,所以江南春在很多人眼裡不是最出色的CEO,也不是最出色的企業架構者,但是,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對“江南春是最出色的銷售員”這個說法提出異議。

江南春對客戶的耐心和毅力讓人覺得他獲得成功是一件必然的事。上大學的時候,他就曾為了跟客戶面談15分鐘而騎了5個小時的腳踏車。2001年永怡傳播從巔峰跌入谷底的時候,主要的7個業務夥伴都一夜之間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