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小說:中國力量 作者:剷除不公

中的支票還在,微微一笑,然後合上眼睛開始睡覺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西進重慶:“娶了共和國的長女”(1)

1997年重慶設直轄市,11月長江三峽工程正式動工。這個時候,關於開發西部的言論早已不少,不過“西部大開發”作為一項中央政策提出,還是兩年之後的事。重慶升格為直轄市的戰略意義,在這個時候還只是跟三峽工程聯絡在一起,還沒有多少人把重慶看做是“帶動西部崛起的龍頭”。

但樓忠福在1997年下半年就堅決認定,“新晉”直轄市的重慶必將有大發展。

樓忠福看好重慶的理由有三點:第一,重慶是一個新的直轄市,既然行政級別上升,那麼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也得跟著升格;第二,重慶人口多、城市老,城市人口比例不高,直轄市不能全依靠農民來建設,人口需要城市化,需要搞建設;第三,西部就重慶這麼一個直轄市,整體上西部發展比較慢,但重慶總不能太差。

不過重慶的巴山蜀水,對於廣廈和樓忠福來說還是一片完全陌生的領地,連一個熟悉的人都沒有。

為了打好這一仗,樓忠福讓廣廈集團投資部經理王明和先做前期研究。在沒有任何關係的情況下,王明和拿著一本電話本就展開了調研工作。他和投資部的同事查詢了四川、重慶的經濟發展情況,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短短一個多星期內就基本掌握了重慶市建築行業的發展狀況。王明和把情況向樓忠福彙報後,樓忠福當即決定成立購併考察組,讓王明和儘快帶隊飛赴重慶。

重慶作為中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老國有企業多,困難企業也多,企業本身的改革願望和積極性也比較高。成立直轄市後,重慶市政府自然想有所作為,既然中央對國企改革問題這麼重視,政策這麼寬鬆,重慶當然要大膽闖闖。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對外來投資者前來尋找投資機會和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慶市政府自然是張開雙臂來歡迎的。

1997年11月21日,由王明和帶隊的廣廈集團購併企業考察組抵達重慶後,果然受到了重慶市政府的熱情接待。在政府的安排下,他們先後走訪了計委、建委、經濟協作辦公室、建築工程管理局、體改委等政府部門。主人們熱情地介紹了重慶市的投資環境、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狀況,賓主雙方還就建築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購併事宜進行了廣泛的溝通。

稍後,王明和帶領廣廈考察組直奔主題,提出要找重慶建築行業的“國有靚女”“相親”。重慶國有建築企業的“婆婆”是重慶市建築工程管理局,家中有“八朵金花”。遠道而來的廣廈既然想“提親”,“婆婆”自然心中高興,很快就安排了雙方的“相親”。

作為長江邊上的山城霧都,重慶的靚女在膚色與神韻方面,是中國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但重慶建築行業的“國有靚女”,卻跟中國其他老城市中那些成長於計劃經濟年代的“國有老處女”一樣,都有共同的“徐娘老態”——規模都不小,歷史也挺長,規章制度特多,組織架構重疊,職工人多勢眾,士氣萎靡不振。

重慶建管局的“八朵金花”,實際上已經不是什麼“靚女”了,在日漸市場化和自由化的改革年代,其“徐娘半老”的疲態已十分明顯——經營狀況一年不如一年,總體虧損面達60%。

侵蝕她們“青春和風韻”的原因,當然不只是時間,而是國有企業本身固有的“病理和病因”以及改革年代中出現的“市場經濟不適應症”。

“八朵金花”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是包袱沉重,退休人員多。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之比為1∶,除政府統籌返還退休金、醫藥費外,每個企業每年要支付的退休工人養老金、社會保險、醫療費等開支達600萬至800萬元。

第二是機制僵化,缺乏活力。企業機制沒有根本性的轉變,與現代建築市場技術管理型或專案經理機制的要求相去甚遠。

第三是資金緊缺,後勁不足。企業裝置老化,嚴重影響到承建工程的施工效率與質量。同時,因資金短缺,企業沒有足夠能力墊付工程款,削弱了競爭力。

“相親”之後,王明和心中有數了——這些企業的困難正是廣廈的契機,對方的劣勢,恰好是廣廈的優勢。廣廈不但機制靈活,管理先進,而且資金雄厚,士氣高漲,既沒有離退休人員的包袱,也沒有歷史債務的包袱。

王明和把廣廈一身“發達的肌肉”——資本實力、靈活機制和優勢品牌,一一展示給對方後,好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