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3 / 4)

小說:逆天劫 作者:管他三七二十一

整日挖空心思與胡惟庸一道謀反篡逆?皇上硬將胡黨的罪名栽在宋濂的頭上,未免有些太過了。徐膺緒見徐增壽說不出話來了,忙在一旁插口道:“宋老先生到底是不是胡黨,我們說了都不算,得皇上說才行。”

李越前道:“照你這麼說,如果皇上說魏國公是胡黨,你們是不是也要忍氣吞聲,束手就擒?”徐氏三兄弟聞言俱是面色大變。他們知道最近朱元璋大開殺戒,眼睛都殺紅了,無論任何人只要與胡惟庸稍稍沾上一點邊,立即便會被滿門抄斬。雖然他們的父親“魏國公”徐達一向與胡惟庸不和,而且與朱元璋是過命的交情,可是現如今天威難測,皇上如果硬是要將胡黨的罪名加到父親的頭上,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柳含煙到這時輕嘆一聲,方道:“其實我們以前都是本本份份的百姓,沒有誰願意同皇上作對。可是現如今,皇上因為胡黨謀逆之事性情大變,朝中受到牽連的大臣比比皆是。愣子雖然是在救宋老先生,何嘗又不是在向皇上勸諫,希望皇上能適可而止?”

徐允恭道:“如果李兄弟想向皇上進諫的話,就該直接入宮向皇上諫言,那才是正途,而不是去劫天牢。你闖入天牢將宋老先生救出來了,結果又如何?最後宋老先生還不是自己返回天牢去了?”

李越前聞言也頗覺沮喪,道:“徐大哥說得有些道理。不過宋老師我一定是要救的。當初我闖天牢去救宋老師的確是太過沖動了,現在想想看我還是得入宮直接向皇上進諫才行。明天我就入宮去,無論如何也要請皇上赦免宋老師。”

徐氏三兄弟聞言相顧駭然,他們沒想到李越前剛剛犯下滔天大罪,雖然皇上出於種種原因並沒有派人捉拿李越前,可是李越前竟然敢在這樣的風口浪尖上去晉見皇上。這個李越前簡直是無法無天了!

柳含煙則道:“三位公子也不用再勸我們了。請三位公子仔細想上一想,其實我們這樣行事,對尊府也是有好處的。”

徐氏三兄弟本是奉父命而來,向吳天遠與李越前陳說利害,勸他們懸崖勒馬。可是他們尚未說出任何道理來,人家就已經下逐客令了,實是令他們的面子上極為難看。可是硬賴在這裡只會更加丟面子,不得已之下徐氏三兄弟只得起身向吳天遠三人告辭,顯得十分狼狽。

而吳天遠也沒有相送,他的臨別贈言也是與眾不同的:“三位公子回府後請轉告令尊大人:別管那許多閒事,照顧好自己才是上策。朱元璋現在對朝中的功臣宿將心懷戒懼,焉知他什麼時候便會對付令尊大人?”徐氏三兄弟聞言皆是全身一震,也不敢接吳天遠的話頭便匆匆忙忙地離去了。

吳天遠說得沒有錯,到了洪武十七年,“魏國公”徐達在北平時背上便長了一個疽。而朱元璋卻派人為徐達送去了一隻蒸鵝,徐達幾乎是含著眼淚吃下了那隻蒸鵝,次日便暴卒,享年五十四歲。而朱元璋也假惺惺地為徐達輟朝,追封徐達為中山王,肖像功臣廟,位列第一。其後徐氏一門二公,與整個大明朝相始相終。不過在諸位開國功臣之中,徐達較之李善長之流死得也算是比較體面的。

徐氏三兄弟前腳剛走,後腳便進來一位錦衣男子,據他自我介紹說是受太子朱標所遣而來。來人向李越前傳達了太子的旨意,其主要大意是讓李越前不要再輕舉妄動,至於搭救宋濂的事情則包在太子的身上了。現在李越前也知道太子是皇帝的兒子,是未來的皇帝,而且宋濂也是太子的老師。如果有太子出面救宋濂,宋濂被赦免的希望也會大些。

李越前只聽得滿心歡喜,剛準備答應那名錦衣男子,柳含煙卻替他進行了回答,說是大家都是宋老師的學生,不能只讓太子出力,自然應該各盡其能地去救宋老師。那錦衣男子見柳含煙委婉地回絕了太子的請求,也顯得頗為無奈,又力勸了李越前數句,而柳含煙在一旁將口風把得很嚴,他也實在是無法達到目的時,這才悻悻離去。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出乎了吳天遠與柳含煙的意料之外。那錦衣男子走後,卻又陸陸續續地來了不少訪客,一時間整個前廳當真可以算得上是高朋滿座。在經過這些訪客自我介紹後,吳天遠與柳含煙方知這些人都是由朝中大員派來的說客,甚至連韓國公李善長也派來了使者。

這些說客可真令人心煩啊,說出來的話又幾乎是眾口一詞,無不是勸吳天遠與李越前要懸崖勒馬,不要執迷不悟,以免鑄成無法挽回的彌天大禍,並且說什麼如果吳天遠與李越前不答應,他們就賴在這裡不離去之類的話。吳天遠與柳含煙則耐著性子與這些說客周旋,也說了些狠話,可是這些人卻對他們倆卻毫不畏懼。這些人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