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在外面走了快一年了,其間經歷了酷暑、嚴寒、疾病、飢餓、勞累等等,就算後期跟著志文能不捱餓,但身體終歸是有些虧虛。
之前要趕路,腦子裡那根弦一直緊繃著,現在有了自己的地盤,人一放鬆,病就來了。
。。。。。。
“十一,你給老漢說說,這大當家的到底多大?”柳老漢挺好奇。
志文今年其實才九歲,不過一直鍛鍊,營養也跟得上,這一年多的時間,身子骨是蹭蹭往上躥,已經和一些身材矮小的漢子差不多高了,只是面相還嫩,看上去最多十三四歲的樣子。
其實不光是他一人這樣,其他人包括後來找的孤兒們,個子都拔高了一截,特別是可旺,已經和他義父孫大夫差不多高了。
“你猜猜?”十一擠擠眼睛。
“看那個頭,應該有十六七了吧,可看面相,就只有十四五的樣子,老漢可猜不出了。”
“嘿嘿,我也不知道。”十一笑道。
這次到了涿鹿山之後,孫大夫和李智連那名義上的領頭人都不願意做了,執意把志文從幕後推到臺前。
其實不僅少年們都知道志文才是真正的話事人,難民們大都也心裡有數,志文也就不再推脫,這次讓山民們來領糧,也算是一個認識他的契機。
只是志文年齡實在太小,讓人知道了未免有些不妥,知道他底細的,最親近的那幾個人,都有意無意地替他隱瞞,他的年齡算是一個小秘密。
“你小子。”柳老漢高高舉起手,最後輕輕落在十一的頭上。
“對了,老柳叔,你可別叫大當家大頭領什麼的,志哥不喜歡這樣叫他。”十一提醒道。
“那我們該叫什麼?”
十一抓抓頭,他也有些迷惑,“像我和黃四哥還有你兒子柳大哥,都叫他志哥,馬二哥跟他跟得早,年紀也大,叫他小志。”
柳老漢傻眼了,這兩個稱呼他都不合適啊。
“要不你叫他公子,或是少爺吧。”十一說道。
“公子!少爺!嘖嘖,”柳老漢嘆道,“這可不是山寨頭領的稱號啊,你們不打算開山立櫃了?不立旗號了?”
“立什麼旗號,”十一說道,“志哥說了,咱們不做土匪不劫道,要立什麼旗號!”
這個問題,在攻下涿鹿山之前,黃四和十一就問過,被志文斷然拒絕了。
開什麼玩笑,他現在就想躲起來,默默地積累財富,壯大實力,現在陝北那些造反頭子還沒什麼名氣,在這麼敏感的地方開山立旗,那是公然挑釁邊軍,挑釁朝廷,是找死的行為。
“真不劫道?不立旗?”柳老漢有些不信,這麼多人啊,吃啥喝啥?
第191章 沒人會種的東西
“真不立旗?”一間屋內,柳才也在問志文。
心裡有些可惜,這涿鹿山的名兒還是他取的,上古炎黃二帝與蚩尤的那場著名戰役據說就發生在這一帶,柳才讀過些書,靈機一動就把涿鹿用在這山名上了,也算是他們之前劫道用的旗號。
“不立了,柳大哥,咱們以後做正經營生,這匪號對咱們是有害無益。”志文耐心解釋,按老宋的說法,要學本朝太祖,高築牆,廣積糧,不稱王。
倒是涿鹿這名兒不錯,以後弄個公司,不,應該是商社,就叫涿鹿商社。
正經營生?什麼正經營生養得起這麼多人。
柳才心裡直犯嘀咕,和他爹柳老漢想的一樣。
別看志文答應他們的就是做正經營生,可真正吸引他們的是糧食,對志文所說的並未放在心上,在柳才看來,能像他們那樣,只劫糧,還不傷人,就算不錯了。
志文笑而不語,知道他不太相信,以後他自會知道,這毛衣毛布的生意一旦做起來,利潤到底有多大。
就算現在什麼也不做,系統倉庫裡的糧食也夠全部人吃上將近一年的。
況且他還有三大神器呢,他之前在自己田裡種下的已經快要收穫了,等開春就在附近山上都把它們種上,用不了一年,志文相信糧食不再是問題。
想到這裡,志文不露痕跡地掏出一隻紅薯和一個土豆,“柳大哥,這東西你認識嗎?”
玉米志文沒有拿出來,那玩意兒據說費水,現在水源緊張,以後再說罷。
柳才搖搖頭。
志文也不奇怪,向他解釋道:“它們倆啊,易種,耐旱,產量還高,以後糧食咱們是不愁的。”
柳才狐疑地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