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3 / 4)

小說:明末求生記 作者:換裁判

文手中把東西接過去,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看,“這玩意兒能吃?志哥,你會種嗎?咱們可是見都沒見過,誰都不會種。”

志文抬起下巴,剛想點頭,卻突然想到,自己所謂的種田,都是用意念把種子放到田的上方點一下就完事兒,後面就只管等著收穫了,可在現實裡種田,他哪會啊?

壞了,光有種子,卻不會種,這可咋辦?

志文眼珠轉了轉,看來得找些莊稼把式問問,看看他們會不會種了。

想到這裡,志文頭又痛了,現在缺人啊,一個個的都病倒了,只能先問下李智,看他知不知道難民裡的種田好手,然後自己一一去問了。

可旺和定國,一個沒病,一個病已經好了,可是也忙得很。

一天後,志文垂頭喪氣地回到自己屋內,沒人見過,也沒人會種。

倒是有人說,看這兩個玩意兒,應該都是長在土裡的,可以埋在土裡試試,看能不能自己長出來。

志文自然知道紅薯和土豆長在土裡,可卻不願讓人就這麼埋在土裡試種,要知道,如果失敗了,很可能就是耽誤一年的收成。

看來,只能這樣做了。

。。。。。。

“什麼?你要去京師?”喝著高粱糊糊,病仄仄的小英娘聲音突然大了起來。

志文他們這一幫子人,住的地方都挨在一起,吃飯還是和以往那樣一起吃,只是這幾天小英娘和囡囡她們都病了,做飯的重任就落在了志文、可旺和定國三人身上,他們仨兒做的飯能是能吃,這口味嘛,就有些欠佳了。

“小志啊,你是真閒不住啊!”小英娘忍不住低聲抱怨,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這麼好的地方,她還想著一家人能安安穩穩地在一起,踏踏實實地過日子呢,沒想到,這炕還沒睡熱乎,小志就又要走了。

“宋嬸兒,這麼多人的生計,我不得不去啊。”志文耐心地向小英娘解釋著。

他本來的打算是在山上呆上幾天,能過完年再去京師找毛衣的銷路自然最好,快一年了,都在外面奔波,志文自己也挺累的。

可眼下紅薯土豆的種植問題,讓志文不得不把行程提前,算了,趁著天冷,毛衣也應該會好賣些罷。

京師是大明的政治文化中心,志文相信,既然這三大神器都有了,那在京師裡找個會種紅薯和土豆的人不難,搞不好還出書了,有明一代,可是出版了不少很有名氣的農書的。

就算人、書都沒有,總有歐洲傳教士的,這些東西就是他們從南美傳播出來的,應該會種的罷。

“好了好了,還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過年呢,我除夕之前肯定能帶著年貨回來。”志文向大家保證。

“囡囡,哥給你帶幾個泥偶回來。”

“是了是了,小英,不會忘了你要的吃食的。”

“香囊?好,妞妞,志哥會記著買回來給你的。”

隨後志文就是一大堆的各種承諾,總算擺平了幾個丫頭。

“正好,小志,去京師記著買藥啊,需要什麼藥材,要多少,我一會兒寫個單子給你。”孫氏父子這幾天早出晚歸地給人看病,知道藥材不多了。

“宋嬸兒,要我帶些什麼?”

“你啊,平平安安把自己帶回來就是了。”小英娘早把志文他們幾個看成了自己的孩子,擔心的是他們的安危。

“大柱,你和我一塊兒去。”志文開始安排。

其他人都生著病,這邊只能是可旺和他自己去了,再加上原涿鹿山上的柳才和他爹,一老一大兩小,人數和年齡結構正合適。

可旺興奮地答應了,京師啊,他可沒想過自己有去京師的一天。

吃完飯,志文把定國單獨拉到一邊。

“定國,辛苦你留守此地了。”宋獻策和李智等人,包括小英娘他們的病應該快好了,再過幾天應該能幫的上忙了。

定國知道是去京師,不是去打仗,並不在意。

“嗯,這幾個事兒你得抓緊弄一下。”

“你說,志哥。”

“水坑還沒完全弄好,你上點心。”頭天才吩咐李智的,他第二天就病了,進度受到了影響。

“招人,可以多招些,一個是修倉庫,一個是在路的這邊再修建一座關隘。”志文準備實施他初進涿鹿山的想法。

修倉庫更是必須的,他得把系統倉庫裡的糧食、羊毛、鹽巴、柴禾還有芒硝等騰出來,既能增加眾人的信心,他不在山上的時候也不會斷頓、停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