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2 / 4)

小說:明末求生記 作者:換裁判

後腿?涿鹿山有多遠,我去不得麼?”

“大人誤會了,小的,小的只是。。。”李定國口拙,支支吾吾地說不下去了。

周承允見狀,急忙出來打圓場,“賀大人,全州子民都在翹首以盼大人的到來,州府上下恐怕更是望眼欲穿,定國和我想的肯定都一樣,您先進州府安頓幾天,掌了官印,瞭解下保安州的民情,也順便歇歇腳,什麼時候有空了,再來涿鹿山都行,咱們定當鞍前馬後地給您效勞。”

賀文瑞笑笑,用手指指自己胸口,“周公子,這可是你作的妖,你說的那事兒,可是如同貓抓一般,搔得我心癢難耐,在此事沒有弄清楚之前,你覺得我有心情去州府麼?還是周公子你對此事也拿不準,怕在我面前失了顏面?”

周承允聞言,心念電轉,他知道賀文瑞看重涿鹿山中高產的糧食,但也沒有想到會這麼重視,竟然到了過州府而不入的地步,不過想想倒也不奇怪,若此事不假,那他與未來耿總督的前程,可就一片光明瞭。

不過這賀大人話裡有話啊,周承允常年與各色人等打交道,怎會聽不出來,說周承允怕在他賀文瑞面前失了顏面,那是客氣話,真正的含義,那是說涿鹿山的糧食根本沒有那麼神奇高產,怕他一道跟著去的話,在他面前現了原形,需要提前做些準備,以便應付他這一州長官。

“哎喲,賀大人,您這可就冤枉我們涿鹿山了。”周承允連忙叫屈,得把賀大人的這種想法徹底消除才行,要不然他到了涿鹿山也是疑心重重的,“這番薯和土豆,可從未在北地種過,閩南一帶倒是有,但產量也差強人意,咱們就是想買,也找不到地方啊,您說是不是?”

賀文瑞一愣,這話說得沒毛病啊,倒是自己想差了,“言之有理,是騾子是馬,只要到了涿鹿山,就清楚了。”

李定國在一旁總算聽明白了,這位知州大人是在質疑山裡的糧食產量,心下不免有些不快,不過他性子沉穩,臉上絲毫不動聲色,反正糧食就堆在那裡,到了一看便知。

他也不辯駁,只詢問道,“那咱們就不進州府,今晚在東八里堡過夜,明晨前往涿鹿集,如何?”

“你安排便好。”賀文瑞應道。

再看周承允,只見他揮揮手,示意李定國如此安排便是。

。。。。。。

“鄭公子,我們這就走了。”涿鹿集外,烏力罕正在和志文道別。

這次帶隊迎送難民的是他,本來一大清早就能開拔的,只是難民不像軍隊,終究沒那麼好使,亂哄哄地鬧了好一陣,都快正午了,方才頂著烈日,前前後後地朝山裡進發。

而且隊伍拉得也太長了,最前端的,在蒙人騎兵的帶領下,已經消失在群山中看不見了,烏力罕他們這些最後壓陣的,才剛剛準備啟程。

尚小成皺著眉頭看向難民大隊,磨磨蹭蹭的樣子讓他很是不滿,嘴裡嘟嘟囔囔說道,“這幫傢伙真是憊懶,要是咱們自己人,早看不見人影了。”

“你要是像他們一樣餓上好幾個月,也好不到哪兒去。”志文笑罵,這是他回到涿鹿集後招募的第三批難民,早見怪不怪了,這些人餓得皮包骨頭,沒多少體力,又沒經過訓練,指望他們像戰隊一般令行禁止,就太不現實了。

尚小成顯然想到了自己在河西逃難時,尚未遇到志文的日子,悻悻地閉了嘴。

“烏力罕大哥,那就辛苦你跑一趟了。”志文向烏力罕拱手作別,“這些人也不用過於催逼,慢慢走就是,不過,若真有那刺頭,該怎麼教訓就怎麼教訓。”

“是,鄭公子。”烏力罕話不多,翻身上馬而去,實際上他漢話會的還不多,想要多說幾句也是無從談起,說蒙語吧,志文倒是聽得懂,但周圍漢人居多,總感覺怪怪的,乾脆就不說了。

隨著他的離去,空中本就瀰漫著不少揚塵的路上,又騰起了幾道滾滾的黃土煙塵,志文急忙將圍住脖子的布條拉上,遮住口鼻,這個時代的道路就是這樣,哪怕修得再好,人一多,馬蹄再這麼一踏,都是塵土飛揚,更何況是這種進山的小路。

“鄭公子,鄭公子!”志文正帶著幾個商社中人目送難民們離開,一個賬房匆匆從集鎮方向跑過來,人還未到,就大聲喊道。

不等志文等人作何反應,賬房氣喘吁吁地接著喊道,“快,快回商社,咱們的騎隊回來了。”

“不是說晚上才到麼?”志文轉身,李定國他們即將抵達的訊息,是馬二傳回來的,原本估計是今晚能到,沒想到提前了。

“咦,老張,你這神色不對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