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自然界的有關道理,通用於社會的發展。一個淺顯的事實是,一個古老國度負重爬坡時,它所付出的氣力,自然要比別人多得多。
從這樣的情形出發,也許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李鴻章會選擇一條不徹底的方式了。李鴻章對於中國現實和歷史,還是異常熟稔的,在審時度勢的基礎上,他當然會選擇一條最穩妥也最現實的改良之路。這樣的改良之路雖然漫長,但是中庸安全,容易為體制和人們所接受,也能為既得利益的自己所接受。在李鴻章看來,中國的改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勢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分步實施,他自己所從事的,只是第一個階段;至於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風雲變幻,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懶得去管那些身後之事了。李鴻章清楚地明白一點就是,如果中國的轉變採取的是激進方式的話,那麼,形勢肯定會直轉而下,會變成一個人在這個世界的孤軍奮戰——一方是他,一方將會是整個體制;而他,是打不過這個體制的,在當時,也不會有人打得過。
第九章 羞對後生(7)
李鴻章所採取的方法,正是他依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古訓,所選擇的一條看似最“聰明”的道路。李鴻章就像一隻蜘蛛一樣,精心締造天衣無縫的佈局,小心縝密,明察秋毫;也因為太小心了,也太明察了,以至於失去成功最本質的東西——膽略。晚年李鴻章就像一隻將要出洞尋食的老鼠一樣,瞻前顧後,謹小慎微,從不敢越雷池半步。這樣的謹慎,是一種老謀深算呢,還是一種聰明反被聰明誤?
李鴻章的“聰明和智慧”終於鑄就了他的悲劇;與此同時,伊藤博文的膽大妄為的“愚蠢”卻寫就了華美的成功。歷史就是這樣陰差陽錯,種瓜得豆,永遠上演的是荒誕劇和惡作劇。想想自己,想想伊藤博文,李鴻章必定是一聲長嘆。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是因果的藤蔓上結下的瓜果。李鴻章所種下的,同樣也不例外。只不過,李鴻章晚年所收穫的,全是他中年時想努力避免的。
第十章 夢醒時分(1)
1895年4月18日,當面頰纏著厚厚繃帶的李鴻章帶著《中日馬關條約》回到清國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幾乎所有人都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看著他,眾人唯恐避之不及。老於世故的李鴻章一下子意識到自己被拋棄了,他變成了一隻該死的替罪羊,而他努力所做的一切,都被毫不留情地否定了。李鴻章到了天津以後,稱病不出,只是派人星夜進京,給總署呈送了《中日馬關條約》的正本。在此後,李鴻章一直留在天津與俄、法、德三國交涉,讓他們對日本施壓,要求將遼東半島歸還清國。8月28日,當李鴻章銷完病假後進京上朝向光緒彙報所有情況後,光緒陰沉著臉例行公事先慰問一番李鴻章的傷勢情況後,話鋒一轉,聲音立即變得嚴厲起來:“身為重臣,兩萬萬之款從何籌措;臺灣一省送予外人,失民心,傷國體。”光緒說得義正詞嚴,李鴻章一下不知怎樣回答才好,只得“引咎唯唯”滿臉尷尬。
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緊接著,李鴻章一下子成為了全國公敵,他的照片一下子擠滿了大大小小的報紙。其時,適逢著名的崑劇丑角劉趕三去世,有人突來靈感,擬就了一副對聯,把李鴻章捎帶進去加以痛斥:
趕三已死無蘇醜;
李二先生是漢奸。
市井紛紛揚揚,都傳說李鴻章在談判中拿了日本人的銀子,紳士和知識階層也義憤填膺,彷彿不責罵李鴻章就不愛國似的,更有漫畫把李鴻章畫成一隻沒有脊樑的癩皮狗。要求懲辦李鴻章的奏摺雪片般地飛向光緒和慈禧的案頭。甚至還有相當數量的人宣稱將不惜一切代價暗殺李鴻章,以“雪奇恥大辱”。
光緒皇帝的聖旨適時地下達了,李鴻章被留在北京,奉旨“留京入閣辦事”,所謂“入閣辦事”,實際上是留其“文華殿大學士”,給李鴻章一點面子,讓他賦閒在京。這位昔日大權在握的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一下子變得兩手空空。對於這種情況,李鴻章只好自認倒黴了。當時的倫敦《特報》曾這樣評論說:“和議既定,入閣辦事,非尊之也;藉此以奪其柄,所謂飛鳥盡而良弓藏也。”
因為在京城並沒有房產,李鴻章從此住進了京城的賢良寺。這個位居東安門外冰盞衚衕的京城眾多寺院中的一個,它建築宏壯,層甍雲構,閒院飛花。李鴻章在這裡一住就是5年,從甲午戰爭後一直到李鴻章離開京都去擔任兩廣總督,而後來李鴻章離開兩廣作為全權大臣赴京處理庚子事變,李鴻章也住在這個地方。可以說,賢良寺見證了李鴻章的最後人生。初次入住在這樣幽靜的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