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3 / 4)

小說:南海風雲錄 作者:辛苦

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德國人都統一了歐洲了,南海聯邦和美國之間的戰爭還沒結束。

第二種意見太保守,光想著佔便宜還不想出力,主動權都控制在別人手裡。

第三種意見屬於貪多嚼不爛,不僅要牽制美國,還要去爭奪中東甚至非洲,南海聯邦需要2線甚至3線作戰,對聯邦的軍力和後勤的要求太高了,弄不好就和小鬍子一樣,一線崩潰,影響全域性,風險太大。

劉芾覺得這3種意見都有致命的缺點,至少對目前的聯邦政府來說,都有難度。第一種方式和第三種方式都需要進行大規模的登陸作戰,而且兵力投送量還不能少,這正是南海聯邦軍事力量的短板。在聯邦從成立到發展這幾十年時間裡,劉芾為了不讓國家經濟建設被過多的軍費所拖累,所以選擇了一種畸形的軍事發展方向:重海軍、發展空軍、抑制陸軍,採用的是精兵政策。

這種軍事發展策略,在聯邦初建和發展階段都是很合適的,用了最少的投資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隨著南海聯邦逐漸成長為一個地區性的大國,這種畸形的軍事發展策略逐漸開始顯出了它的缺點,就是應對小規模衝突的能力足夠,進行大規模戰爭的力量不足。

不過現在時間還來得及,現在才是1925年底,如果歷史沒有被劉芾改變太大的話,距離二戰的開始還至少有10年時間,如果想在這個時間裡訓練出一支可以進行大規模戰鬥的海軍,可能有點緊,但是要想訓練出來一支能夠進行正常戰鬥的陸軍部隊,足夠了。

南海聯邦國內一直實行的是義務兵和募兵制相結合的兵役制度,18…30歲的聯邦公民都需要在軍隊中服役24個月,其後可向所在部隊提出申請,經過批准後,可繼續帶薪服役,根據不同軍種和崗位,服役期最高可達30年。

這種兵役制度一直堅持推行了幾十年,現在聯邦國內經服過兵役的人數足夠再建立起來幾十個滿員師的,所以劉芾並不發愁陸軍不足的問題,也不打算近期內大規模擴軍,畢竟在和平時期裡,軍隊越多,國家的軍費開支也就越大,對於以近海防禦作戰為主導思想的南海聯邦來說,還沒有必要常備這麼多的陸軍。

不過劉芾還是說服了國防部和財政部,為聯邦陸軍增加了2個師的編制,這兩個師不是普通的陸軍師,它們是一種新型的陸軍部隊……空降師。這兩個師的編制比普通的聯邦陸軍師要小一些,滿編18000人左右,除了裝備有數量不多的裝甲車和75毫米加榴炮之外,並沒有其他重型裝備,不過他們的單兵武器比普通的陸軍要更先進,除了聯邦第一款制式自動步槍ear…01之外,還有新式的“閃光雷”型75毫米無後坐力炮、100毫米迫擊炮和各型號地雷。

這些傘兵部隊只是作為一種突擊敵後、包抄迂迴或者突襲的手段,並不是用來攻堅的,所以他們的作戰方式有別於其他陸軍部隊,在前期,他們需要最先熟悉的還是從飛機上跳傘和著陸後如何快速找到集結地,離能夠正式成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訂單

最終,劉芾把第一種和第三種意見總結了一下,定下了南海聯邦未來在軍事方面的發展策略。首先,就是從經濟、裝備和技術上略微支援德國,但是在外交上採取中立態度;其次,加強與義大利、土耳其政府和猶太復國主義佔據的巴勒斯坦南部之間的軍事合作,確保在中東地區有一個可靠的落腳點,打通從亞洲直義大利的海上交通運輸線;最後,開始提前準備登陸澳洲和打擊美國西海岸的工作,這其中包括了海、陸兩方面的測繪和情報工作,研發專用的登陸作戰船隻、進行大規模的海陸空登陸作戰演習,儘快讓部隊熟悉和掌握登陸作戰的戰術要領。

1925年的德意志帝國正處於共和體制的魏瑪憲法時期,興登堡於5月份剛剛登上了共和國總統的寶座,這位77歲的前德意志帝國陸軍元帥雖然是一個保皇黨人,一邊宣誓捍衛憲法,一邊還與居住在荷蘭的威廉二世聯絡緊密。而興登堡上任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張把威廉二世和那些在戰後被廢黜的貴族們的財產歸還給他們,並且由政府對他們在戰爭期間的損失給予補償,德國的共和體制也就是從他這裡開始慢慢轉向了獨裁統治。

劉芾對興登堡不熟,非常的不熟悉,只是在後世的一些書籍中見過這個名字,知道是德國的一位大牛,但是這個理由不足以讓南海聯邦為他出錢出力。劉芾也不知道小希同志何時能夠當上德國總理,不過先不急。現在需要幫助的並不是天天鬧罷工的德國,而是在它南邊的土耳其和巴勒斯坦南部地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