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2 / 4)

小說:南海風雲錄 作者:辛苦

能力,一方面進一步在實戰中。檢驗這些坦克的實戰能力,為陸軍武器研究所提供改進的資料。

除了為聯邦陸軍提供坦克這種未來的陸戰之王,劉芾還做了一件工程非常大,但是從長遠看非常必要的事情,那就是在聯邦領土的外圍,佈設一個預警雷達網。

雷達這種東西,聯邦海軍已經在大型水面艦艇上裝備了部分實驗型號,不過由於發射功率和體積問題,使用的效果還不是很理想,但是路基雷達就不一樣了,它不用在苛求體積、耗電量和散熱量了,這樣一來,雷達的功率可以加大、掃描的區域也可以更遠,所以劉芾準備把這種新型的探測裝置充分運用在南海聯邦的國防上。

按照劉芾和國防部的設計方案,在南海聯邦現有的領土上,總共需要建設大概20個分米波雷達站,它們的對海探測距離有120公里,能夠分辨出艦隊或者護航船隊的大概位置,誤差在200米左右。

這些雷達站主要被佈置在呂宋島、薩馬島、棉蘭老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新幾內亞島,東帝汶島和小巽他群島上,主要用來做一些警戒工作並培訓日後所需的雷達部隊。

由於傳輸距離等問題的限制,這些雷達站基本在一個區域內由一座指揮中心負責訊號分析和維護,而這些指揮中心再透過無線電通訊,與位於加里曼丹島上的國防部資訊指揮中心聯絡,成為一個整體。

除了這些對海的搜尋警戒雷達之外,劉芾還特意安排修建了十多座對空雷達,不過由於這時的對空雷達的搜尋距離還比較短,這些雷達大多設定在空軍機場、海軍基地或者重點地區附近,一邊作為一種新技術的應用檢驗,一邊承擔部分預警功能。

如果看到聯邦雷達網的佈置圖,大家很快就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聯邦的首都和工商業最發達的臺灣島上,連一座雷達站都沒有設立。這其實不是劉芾或者聯邦國防部大意或者疏忽了,而是特別這樣安排的,因為南海聯邦要遷都了。

經過了2年多的建設,位於加里曼丹島南部的向陽市已經初具規模,雖然離完工還很遠,但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已經差不多完成了,而新的聯邦政府大樓、聯邦議會大樓和聯邦總統府都已經建設的差不多了,而醫院、學校、地鐵和一些生活設施也在建設中,有了這些基礎設施,一座城市也就矗立了起來,剩下的還要等有人居住之後,才能慢慢完善。

由於遷都不像是搬家,一次就能完事,也不能像買房一樣,找個精裝修的交鑰匙房,付款就可以拎包入住。遷都需要一邊建設,一邊入駐,再建設,再入駐,是一個比較長時間的建設專案,上百萬人的一個大城市,從當初開始建立的時候,劉芾就為這個工程預留了10年的大概期限。

為了表示自己遷都的決心,在第一批前往向陽市政府工作人員中,劉芾的總統府也在搬遷之列。這樣一來,往後的事情就都好辦了,誰不願意走,那負責搬遷工作的政府人員就會把總統和聯邦部長們抬出來說事,誰再後臺硬,能有總統硬?如果再不聽話,那成,政府工作人員就不會再來打擾您了,前來的會是聯邦內務部的特別部門和警察。

在這種牽扯到國家利益的事情上,劉芾不打算去考慮什麼人的權利的問題,他沒有那麼多時間,這也是南海聯邦雖然表面上是聯邦議會制度,但是卻一直沒有正式實行一樣,劉芾這個制度是留給後面的人來遵守的,並不是要把這個限制權利的枷鎖套在自己脖子上。

其實劉芾現在這種獨裁的做法是違背了聯邦憲法的,不過由於他的個人聲望和歷史特殊性以及手中的實力,聯邦政府中並沒有出現反對的聲音,而且由於劉芾沒有後代,而他也公開宣告瞭自己不要後代,所以這種畸形的政府模式,也很正常並且高效的執行著。

遷都的第一步,就是聯邦政府的大規模轉移,同時,全部的科研單位、工業、電力、化工等也要開始建廠選址和分步拆遷。

第二步,就是人員的動員問題了。政府工作人員和各大國有企業和軍工企業的工作人員還好說,他們必須跟著政府和企業走,連家屬都得走,一個都不能少。不過那些小企業的業主和工人們、農莊的農民們,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了。企業主們的投資、工人們的家屬、農民的土地,這些都好辦,聯邦政府會按照政策採取贖買、安置等方式去降低他們的損失,但是這些人對家鄉的眷戀,就沒有那麼容易說服了。

不過南海聯邦這些年在臺灣的建設還算成功,尤其是那些由於聯邦的工業化推廣而受益的人,還有那些走出了臺灣島,加入到世界貿易中去的商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