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2 / 4)

小說:南海風雲錄 作者:辛苦

它變成了一艘可以裝載55架飛機的飛機母艦,取名為“蘭利號”。

到1922年為止,除了南海聯邦之外,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擁有了“暴怒號”“百眼巨人號”“競技神號”三艘航母,還有一艘“鷹號”還未建成,而美國海軍也擁有了“蘭利號”。

但是這些飛機母艦和艦載機還是以為艦隊提供偵查的思路為主,稍微具備了一些攻擊水面艦艇的能力,但是各國對使用飛機母艦的艦載機攻擊水面艦艇的戰術還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和研究,而且各國的艦載機還比較簡陋,不管是從航程、航速、載彈量上都還不能滿足攻擊大型水面艦艇的要求。

反觀南海聯邦海軍,雖然各國還無法掌握聯邦海軍裝備的飛機母艦的具體引數,但是從這次英美南海戰中,兩國海軍官兵都見識到了聯邦飛機的攻擊能力,從這個方面,兩國也能估算出來南海聯邦海軍飛機母艦和飛機的大概引數都遠遠高於自己國家的母艦和飛機。(未完待續。。)

第七十八章 海軍條約(三)

相對於南海聯邦政府的左右為難,劉芾反倒是比較輕鬆,對於4國提出的這個邀請,劉芾並不覺得非常為難。飛機母艦這種船隻,就算南海聯邦不發展,英美等國也會發展的,現在只不過是由於聯邦發展的有點快了,引起了世界上傳統強國的不安和恐懼,他們來硬的沒成功,正好換個軟刀子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而這個軟刀子能不能達到他們的目的呢?劉芾覺得並不能,原因有3個。第一,飛機母艦這種武器,如果缺少了合適的艦載機,將發揮不出來它的威力,別說去攻擊敵方的大型艦隊了,能不能自保都是個問題。而飛機並不在這次4國裁軍之列,聯邦就算是參加了裁軍條約,也不會影響飛機的研發,所以對飛機母艦的攻擊力和自保能力上,並不會消弱聯邦海軍的實力;

第二,飛機母艦作為一個新出現的武器裝備,其發展方向還在一個摸索階段,這種摸索不是透過幾次試驗和演習就可以搞明白的,而是需要多次激烈的實戰,才可能取得進步,而這種實戰的機會在未來幾年當中,肯定不會有或者不會很多,所以說英美等國將沒有太多的機會去實踐和摸索飛機母艦的發展方向和戰術應用。但是南海聯邦不存在這個問題,就算劉芾不是一個合格的軍迷,但是在後世裡,也屬於軍事愛好者,雖然沒有看過什麼專業的書籍,對於航空母艦這種大殺器還是知道一些皮毛的。至少發展方向和大概的戰術應用比現在的任何國家的海軍專家們都明白的多。

第三,不管是母艦編隊還是戰列艦編隊,在未來的戰鬥中,艦載機、艦炮、魚雷這些武器裝備的效能優劣已經不是決定一場戰鬥的最重要條件了,最重要的是整個艦隊的指揮、預警和測瞄水平。而南海聯邦在這個方面,已經偷偷的領先了世界很多年,就算英美等國的航母和飛機在未來幾年中提高到了和聯邦一樣的水平上來,劉芾也相信,聯邦海軍裝備了預警雷達、測距雷達和無線電通訊系統的母艦編隊能夠擊敗對方。

1922年1月3日,在4國向南海聯邦發出了裁軍邀請之後。相隔了7天。南海聯邦外交部就召開了新聞釋出會,對外宣佈南海聯邦政府接受4國的邀請,並將由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共同赴美,參加這次的裁軍會議。

英美法意4國發出這個邀請之後。並沒有指望南海聯邦政府能夠很痛快的接受。而是打算先佔領道德制高點。利用世界輿論刺激一下聯邦政府,然後再進一步逼迫南海聯邦政府答應參加這次裁軍會議。按照他們的分析,南海聯邦政府同意參加這次裁軍會議的機率並不高。所以4國政府還準備了一個後手,那就是萬一南海聯邦政府死活不答應參加裁軍會議,那麼就利用世界輿論的優勢,發動世界各國對南海聯邦政府進行貿易禁運和經濟制裁,從經濟上逐漸消弱這個國家的實力,從而達到逼迫聯邦政府回到會議桌上來。

但是現在南海聯邦政府出人意料的同意了4國的邀請,並且馬上就要派出他們的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來美國參加會議了,這讓4個發起國的代表們都感到非常詫異,也非常不理解。按照他們的想法,南海聯邦政府肯定要先百般抵賴,不承認他們的海軍實力,然後再用各種藉口,拖延這個會談的期限,最後選擇某種原因,拒絕參加這個裁軍會議,因為只要是個正常的政客,瞭解當時的世界格局,就會看出來,這個裁軍會議就是衝著南海聯邦政府來的,其目的就是拖慢這個國家的海軍發展速度,從而為英美等國的海軍提供一個追趕的時間。

既然這個事實很容易就可以看清,那麼南海聯邦政府為何這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