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最高參謀體制構架
參照廖耀湘的回憶,可知1946年成立的國防部,就是完全仿照美國體制。國防部隸屬於行政院,它又分為部本部、參謀本部兩大部分。部本部是部長的幕僚機構,主理日常辦公事務,參謀本部的機構則非常龐大,除總長辦公室外,還有一般參謀機構的6個廳,特業參謀機構的11個局,後者傾向於作戰業務的幕僚工作。第一廳掌管人事及行政,廳長初為於達,後為方天;第二廳掌管軍事情報,廳長初為鄭介民,後由侯騰接替;第三廳掌管作戰,廳長初為郭汝瑰,後為羅澤輳А⒉濤鬧蔚齲壞謁奶�乒芎笄誆垢���ぱ鉅悼祝ê罅裘潰�壞諼逄�乒鼙嘀蒲盜罰��こ蹺�教歟�笪�踉棋�壞諏��乒芄�攬蒲а芯糠⒄梗��で��瘛J�瘓指憊倬種鞴莧聳錄靶姓��殖こ蹺�麓毫兀�笥上粑髑寮倘危輝に憔種鞴懿莆裨に悖�殖ふ災疽ⅲ槐0簿種鞴鼙0膊慷穎嗔罰�殖ぬ譜藎槐C芫種鞴芫�綠匚窆ぷ鰨�殖こ蹺�=槊瘢�濤��朔鎩�
特業參謀在業務上應受一般參謀指導,如第一廳主辦人事及行政上的決策事項,參謀總長在軍政方面,對國防部長負責,向部長請示彙報,在軍令方面,則是全軍的參謀長也是全軍統帥參謀長,直接向作為全軍最高統帥的總統負責。
抗戰期間的幕僚考選
抗戰期間,對於軍政首長的青年幕僚的考選,當時任何應欽參謀的陳桂華曾談道:“何敬公要求參謀的條件是要學校成績好,會寫文章。何敬公是參謀總長,有很多講演和講話,參謀要會幫他寫稿子。我陸軍大學畢業考前幾名,我還參加軍事論文比賽得過第一名,所以,他選了我去。”那時候,他和汪敬煦都是何應欽的侍從參謀。他本人是黃埔軍校十一期畢業,1940年考取陸軍大學,1943年畢業,8月開始給何應欽將軍做侍從參謀,前後有6年的時間。
抗日戰爭時,蔣先生是軍事委員委員長,下有參謀本部,參謀總長先是何應欽。另外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也是蔣介石,參謀長是美國的魏德邁,底下有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由何應欽兼任。
幕僚文化素養,顯然是考選的重要一環。抗戰一開始的時候,有的部隊,害怕面對記者,害怕負責任,於是乾脆就說,打仗都來不及,哪有閒工夫來招待記者啊。
前線將領對新聞記者的工作是逐漸認識到重要性的,有一次曹聚仁在開封訪問孫殿英,他就不懂得新聞記者為何要採訪,後來經過他的幕僚解釋才和新聞界談起了戰場上的掌故。有一天晚上,他在會場上作樸素的演說。他說道,別人沒做過漢奸,不知道漢奸的滋味,“我孫老殿做過漢奸,嘗過這味,以後孫子王八蛋才做漢奸”。曹聚仁說這是英雄本色,脫口而出,是很好的新聞材料。
孫殿英這樣的人,如果遇到好一些的幕僚為之策劃,會少幹一些壞事,並可善用其勇,否則只是一味的莽撞。
當時中高階將領中的文化素養較高,但是當時軍隊的下層和底層就很成問題了,曹先生舉例說,有的哨兵檢查記者的通行證,倒持著那張證紙,亂看一陣,糊里糊塗就扣住了,糊里糊塗就放行了。中央社記者曾在湘西被扣,真使人哭笑不得。 。 想看書來
抗戰烽火的澆鑄之一(5)
侍從室的日常幕僚作業
侍從室作為一個幕僚機構,主要是由黃埔人員構成。他們辦事,總體而言較有新時代的風氣。除了臺前第一主角,他們在幕後的軍師,也能在青史上留名。1934年因為力行社內部改組,鄧文儀要蕭贊育在南昌行營政訓處副處長及侍從室侍從秘書二者中做一抉擇。他選擇了後者,一干就是9年。平時蔣先生若有遠行,他們就隨侍左右,每到一地,輒有軍校同學或地方黨政官員呈遞報告,或要求請見,即由蕭氏向蔣先生呈報轉達,有些地方,主官尚未到達以前,他們要先行前往聯絡,如民國二十五年(1936)廣東餘漢謀取代陳濟棠,歸順中央,委座派侍從室錢大鈞主任及蕭贊育飛往廣州,先與餘漢謀等取得聯絡。
侍從室曾頒發侍從人員守則,人手一冊,守則中有很多規定,要求大家遵守,守則中的各種要求,各位都不覺得有何困難或辦不到的事,因為這些人都是精心點將進來的。至於幕僚作業的性質和日常業務,蕭贊育說:
“侍從室改組為第一、第二兩處,晏道剛任第一處主任,陳布雷任第二處主任,第一處管總務、參謀、警衛,第二處管文書、速記與研究,原兼任第三組組長鄧文儀隨即離開侍從室,我專任侍從秘書,編制屬第二處,而直接承辦委員長指示交辦事項及隨時提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