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2 / 4)

國事,故停朝三天,三日之後,再臨朝聽政。望眾卿盡心輔佐,綿延國作,興我大宋口……

他站起身來,泣聲又道:“先帝大行,應予國喪。盧相,此事該由誰人負責?”

盧多遜畢恭畢敬地道:“凡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之事。凡國家大典禮、郊廟、祭祀、朝會、宴饗、經筵、冊封、進歷、進春、傳制、奏捷事口凡外吏朝覲,諸蕃入貢,與夫百官使臣之覆命、謝思,應由……鴻驢寺主持。”

那時的禮部,主要負責科舉考試,一應朝廷大禮,都是由鴻驢寺主持的,趙光義只道楊浩已然逃之天天,卻仍故做不知,便含淚道:“如此,鴻驢寺卿何在?”

他淚眼看向群臣,就聽下站臣僚之中一聲高喝:“臣在!”

一個身著孝衣的官兒便一瘸一拐地從文官佇列中走了出來,向他遙遙一揖道:“臣,聽旨!”

“啊!”

趙光義大驚,像見了鬼似的,直勾勾地看向楊浩。

楊浩渾若未覺,又是一揖,朗聲道:“請陛下吩咐。”

“啊!”趙光義眼中閃過剎那的驚慌,隨即道:“鴻驢寺當負責國喪禮儀,楊卿身為鴻驢寺卿,當須負起責任,主持料理先帝后事。”

“臣……遵畢……”,

楊浩高聲領旨,抬起頭來,兩人眼神一碰,趙光義眼中一簇火苗突地一閃,楊浩卻是目光澄澈,神情自然,毫無半點異樣,趙光義見了不禁一陣猶疑。

垂拱殿上,楊浩與三位宰相議論了一番大喪禮儀,並徵得趙光義同意,三位宰相便告辭出去,導引百官祭拜先帝靈位去了。

趙光義坐在御書案後,看著站在眼前的楊浩,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楊浩也站在那兒,平靜地看著趙光義,兩個人對視良久,趙光義忽然道:“聯……聽說昨晚楊卿去過南衙?”

“是,臣去過。

官家當時正忙於河道疏俊事,至晚不歸,故臣辭去。”

“哦……”

趙光義拿起面前一杯茶,輕輕啜了一口,臉上露出一絲令人心悸的笑容:“聯還以為楊卿有什麼大事,回去後便讓禹錫去尋你,誰知禹錫到了府上,卻見空空如野,聯著實奇怪,因城中有兩處走水,忙於排程,後又聽聞先帝駕崩,方寸大亂,一時顧及不得楊卿,楊卿府上……,……,沒什麼事吧?”

“沒有啊!”

楊浩的笑容也透著十分的古怪:“臣如此年輕,便已官居大鴻驢,位列九卿,位極人臣。常自感念慈母教養之恩口惜慈母早喪,不能奉養盡孝,這是臣最大的遺憾。故此……昨日臣讓家眷代臣前往北地霸州祭掃家母墳塋去了,因送家眷出城,戌時一刻才回來,想必沒有和程大人碰上。”

趙光義眉頭微挑,帶起一片蕭殺,淡淡地道:“這可奇了,聯記得讓程德玄去尋楊卿的時候,已是戌時三刻,怎麼卻不曾見到楊卿呢?”

楊浩 面不改色地道:“臣記得很清楚,戌時一刻,臣就回府了,回府之後,吃了碗夜宵,洗了個澡,一覺睡到天亮,這才趕來上朝,如果程大人確是在臣回府後來過,臣沒有不知道的道理,官家日理萬機,諸事繁忙,想是記錯了時辰。……

趙光義瞳孔微微收縮了一下,微笑道:“戌時一刻,你就回來了?”

楊浩斬釘截鐵地道:“絕不會錯,戍時一刻,臣就回府了,再不曾離開。”

趙光義盯了他半晌,轉顏一笑:“如此說來,想必是朕記錯了。先帝駕崩,是眼下最重要的事,你身為大鴻驢,當盡心竭力,把先帝風光大葬。去吧,且去靈堂那邊照應著,好好操持口……

“臣遵旨。”楊浩長長一揖,退了出去。

王繼恩一個箭步閃到趙光義身邊,趙光義一擺手,便將王繼恩要說的話堵了回去,王繼恩那隻惡狠狠地舉起,作勢欲劈的手也慢慢收了回去。

“曹彬可肯與楚昭輔合署公文,喝算北伐大軍、調魏王回京了?”

“是!”

王繼恩的腰桿兒很自然地彎了下來:“天明時分,曹樞密終於簽署押印了,楚將軍已令八百里加急快報傳往北伐軍中。”

趙光義吁了口氣,道:“這件事,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大軍要肯停下,魏王要肯回來,這江山……才算是穩下來。你去靈堂那邊看著點,看看百官有何反應,但有異常立刻稟報於朕。”

“遵旨”王繼恩答應一聲,卻沒動彈。

趙光義微微一笑道:“愛卿勞苦功高,腿是不會忘記的。宮中大事小情,現在還要依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