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真是個好天氣啊,隨即推開木門,才發現昨日只有點舊的門扉已經腐爛得不成樣子。
我心下狐疑,出門後,景緻與昨日也大不相同,樹木之排列、山勢地貌、合抱粗細皆不相同,至於昨日上山的路,竟也找不到了。
跌跌撞撞一天後才走到山腳,一穿著怪模怪樣的男子吹怪異的壎向我走來,後來才知那叫“哨子”,他說自己名為“護林人”,我當時想,真是奇怪的名字啊,還追問我如何上山,是哪裡人士,我一一說明。
他聽後看我眼神古怪,後又叫來醫師,真是一點兒醫師的樣子也沒有,這裡的人為何穿窄口的上衣下跨?
……
幾日後我才弄明白,原來我同浦島太郎一樣,時間已過幾百年。且別看我這樣,也是讀過小倉百人一首的人,甚至還能寫些漢字,是村上的秀才,我於幾百年後生活幾天學了不少新詞,一些名曰“化學家”的人檢查了我隨身帶的樵斧、布匹同碟文終於相信我的來歷,看我的眼神也隨之一變。不是我多想,他們先前看我模樣,同隔壁婦人見莊上痴傻兒類同,我可是讀漢詩的秀才,怎能蒙如此對待?好在他們現在對我尊重了不少,令我通體暢快。
且別說,四百年後之人生活真好,不僅可以吃到精白的米,這類稻米怕是大名也吃不到吧,柴魚也滋味豐富,但有點我是很不贊同的,怎能吃牛肉呢,牛難道不是要起耕作之用,如果家人一般的存在嗎?想到他們吃牛,我就十分作嘔。
……
紅豆麵包十分美味,將這種點心給我的醫師說,其中摻雜了白糖,故此紅豆才會變得甜美可口,我駭了一跳,糖如此珍貴,竟也是人人可吃了,這裡的人還真是過得比將軍都要舒坦啊!
……
第三十四日,有人來問我是否想去看大正博覽會,據說會上有許多好物,我沒做多想當即同意,此時我還覺得,今人有如此多的手段,想來過不了多久就能找到方式將我送回家中,現世花樣繁多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到底還是掛念家中妻兒,只想多見識點有趣之物,到時候能夠回家同他們吹噓一番,也是不枉此行。/
上篇到此為止,小莊速與太宰治聊過,這只是短篇小說,連載二到三次即可,一週交一次稿,兩人合作過挺長時間,太宰老師要不就不提筆,只要開始寫作很快就能完成,他的出作品週期較長,據老師自己的說法,他是體驗派的作家,喜歡寫自己經歷過的事。
先前也不知怎麼的,他離開了東京,一直遊蕩於遠離東京的山鎮,只用書信與小莊聯絡,他猜老師可能是為了蒐集民俗故事,或是瞭解鄉人的生活,作為寫作素材。
“真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啊,太宰老師。”小莊編輯讚歎,“對於東京的人來說,無論是大正博覽會還是現代化學都是耳熟能詳的詞彙,可東京一共只有兩百萬市民,其他地區的農民對這些新技術還不太瞭解,太宰老師的作品簡直就是現代生活導讀。”
他會這麼說,是因為朝日新聞的發行量很大,就算是偏遠鄉村,一個村莊也會訂上一份報紙,充其量到的時間遲點,村中有專門的讀報人,告知村民報刊上講述了什麼事,以此更新民眾的知識儲備。
東京與大阪周圍的山村都在朝日新聞的輻射範圍內。
太宰聽了小莊編輯的話,笑盈盈的,他此時的笑容又略有變化,眼角向下彎垂,好似月芽,至於嘴角上揚的弧度則讓對面人略有些不寒而慄,他說:“小莊編輯是這麼想的啊。”
逶迤的尾音昭示某種不平,小莊意識到大事不妙,硬著頭皮說:“不,倒不是我這麼想,應該說是讀者都是這麼覺得的。”
與其他作家一樣,太宰老師並不想公開自己的住所,讀者的信件都是寄給編輯部的,一些清楚其中彎彎繞的讀者還有文人,乾脆不署名給太宰老師寫信,而是署名編輯部收,在信件中說自己的反饋意見,老實說,對這篇新文章,評論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一些人嚷嚷著:“太宰老師也江郎才盡了,順應時代發展寫出如此拙劣的宣傳性文字,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還有些人則持不同意見:“這篇很好,太宰老師先前的文字太過晦澀,發人深省沒錯,看了之後卻容易讓國人受病,只不過食人鬼之流的怪力亂神之語還是少說為妙,我們已經進入文明開化的大正時代,怎麼能說那些迷信之事。”
笑容滿面的太宰威脅力太大,小莊不得不把這些言論匯總後一股腦兒地吐給作者,對面人聽後思考說:“想要聽聽下篇的結局嗎?”他說,“我已經構思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