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相信愛情,相信婚姻
愛情到底是什麼?無數戀愛中的男女心裡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當收穫愛情、走過愛情、被愛情所傷後,很多人仍不懂得愛情。
愛情,是人類生命中的流水,不能缺少卻也不能氾濫。小橋流水,愜意浪漫,美得樸素而不張揚;滔滔江水,雖氣勢磅礴卻容易葬身江中。愛情應如小橋流水般細水長流,而不應如滔滔江水奔騰而下。
真正的愛情是一種理想,是能讓人忘卻一切現實因素,奮不顧身的神奇法寶,它能讓人感到幸福、愉悅,讓人產生勇氣和鬥志。但現實中的愛情往往不能超凡脫俗,痛苦、無奈如鬼魅般伴隨在幸福和愉悅身邊,讓人痛不欲生。每每看到愛情出現問題或觸礁的案例我就會想到這句話……愛情從來都有,只是沒有永恆。雖然,在我的思想裡還是那麼的相信愛情能永恆不變。
只要愛情而不要結果其實是種無奈的說辭。愛情的結局方式可以有很多,但結果卻只有兩種:一種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另一種則是勞燕分飛各西東。而幸福甚至比愛情更難以定義,於是我們在追求愛情,尋找幸福的時候往往會覺得迷茫。
怎麼樣的愛情算是幸福的?結婚了就幸福了嗎?結婚充其量只是愛情生命力的延續,而這種延續到底幸不幸福誰又敢妄下斷言?不是有句老話叫做“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嗎?
現實生活告訴我們,愛情從來都是以悽美而動人。所以才有人不斷提問,愛到底為何物?愛情在婚姻生活中究竟佔多大比重?為什麼如此多的情侶在婚前愛得死去活來,等到一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後卻反目成仇,對方不死心中不快?為什麼呢……
誰也無法否認,愛讓世界燦爛美好,愛讓人心曠神怡。可是,當我們在感嘆愛情的滋味妙不可言的時候,請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把愛情當作雨後的彩虹,因為那不過是轉瞬即逝的表象,大多來得快去得也快。殘酷的生活現實一再告誡人們,愛情也有保鮮期,愛情更是易碎品。短促、脆弱是愛情的關鍵詞。
與愛情不同,婚姻是一段漫長而平實的歷程。經營得當就能予人以安定、溫暖,反之也會讓人感到索然無味。如果將兩人的愛情看作是一觸即發式,那婚姻則更多體現在恆久的耐心、彼此的包容、負責任的態度。留意一下週遭人的婚姻狀況不難發現,和睦的家庭無一不具備這幾個要素。所以有人說,愛情是精神世界的心理學,婚姻是世俗世界的社會學。
我們可以堅持對愛執著,但絕不能痴迷“愛”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古之世俗、傳統的東西不全是糟粕,老祖宗也給我們留下了不少好東西,比如“門當戶對”這個問題我們就應該辯證的看待。愛可以被推至無上高位,但它畢竟不能當飯吃。愛也要考慮雙方的出身、教育、經濟等條件是否般配,不然結果很可能就是住到一個屋簷下才發現曾經的如火如荼也不過如此。接著就是相互埋怨“你不愛我了”,然後吵鬧,最後離婚。其實問題的所在根本就不是愛與不愛,而是彼此根本就不適合。
痴迷“愛”的另一害處就是婚外戀。已婚的人忘卻曾經的“痴迷”因再次碰擦出火花便要離婚。不錯,那又是一輪重新開始的保鮮期,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新鮮感。新鮮感使人不顧一切陷入其中,要衝出平淡真實的家庭生活。當這些人把新歡當真愛,並理直氣壯地向原配說再見時,不知道他們會否想到今日的新歡終有一日也會成為舊愛。
羅曼蒂克的愛情多少帶有一定的“欺騙性”,是人心底夙願的昇華,是現實的理想化。但要是能做到酒醉三分醒不也挺好的嗎?善於經營幸福的夫妻,總是能竭力將浪漫的婚姻生活維持下去,而多年以後他們仍被對方所深深吸引。這也正是人們對於婚姻愛情各有各的認識,各有各的體會。從結果看婚姻,有人看到了美滿,也有人看到了殘缺;從過程看婚姻,有人看到了和諧,也有人看到了艱難。有人在淋漓暢飲婚姻佳釀的同時,也有人品味到了婚姻的苦澀。
已嘗苦酒的人大可不必自怨自艾,也不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生活總是要繼續的。天性使然,所有單身的人不要刻意拒絕自己的另一半,再一次對幸福的尋覓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當然,再一次的人生幸福探尋可能仍會以失敗告終,但所有幸福自有代價,所有痛苦也有根源,不是嗎?
其實愛情和婚姻都是人生不能迴避的話題。不管是初婚還是再婚,只要不把它奉為神聖的殿堂,也不要畏它如可怕的墳墓,不神化不迷信,愛情和婚姻都可以很溫暖。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