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孝》;順治皇帝十分注重,認為這是天地之間最大的事。他說自己在萬機之暇,再三研究和誦讀《孝》,認為此書言近而旨遠,理約而該博,是萬世立身之本,古今易俗之:“誠萬世不刊之懿矩,百聖不易之格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不可一日闕者!”自漢獨尊儒術以後,為《孝》作註解的日益增多,大多數註解卻不得要領,甚至妄加臆斷,牽強附會。纂??此書,意在:“集古今之注,更互考訂,其得中而款綮者採??之,其妄逞而臆說者刪除之。????瀏覽之餘,時獲一是,或足以補未發之蘊者,輒為增入,聊備參觀。”他在《御製孝序》中說:“朕惟孝者首百行,而為五倫之本。天地所以成化,聖人所以立教,通之乎萬世而無,放之於四海而皆準。至矣哉,誠無以加矣!????其淵源實本於因心,溯厥初生,鹹知孺恭,雖在顓蒙,即備天良。”順治認為,孝是人的固有天性,是與動物有所不同之根本,位無尊卑,人無賢愚,皆可以與知而與能!孝是在人心中的,是根植於血脈之中的本能。但是,人之孝心,覺世之功,必須依賴於聖人之訓。
清宮有《御注孝》三部:順治十三年(1656年)內府精刻白紙大字本二部和黃紙大字本一部。
6。《御注老子》
《御注老子》又稱《道德注》,此書旨在消彌人的爭名逐利之心,倡導返樸歸真。
據四庫全書館臣統計,從《道德》問世到清初,註解此書的學者達八十餘家,約三百餘卷。註解方式雖然不同,包括注、釋、音、義、疏、譜、章句等等,角度不同,側重點不一,但都是詳盡闡明此書主旨。這些學者,許多都是聞名於世的大儒:王弼、王肅、孔登、陶弘景、戴逵、蘇轍等。
中國先後有四位皇帝註解老子《道德》: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臨。這四位皇帝所處的時代不同,佛、道兩教在不同的時期影響不同,他們的歷和修養不同,他們理解義之視角不同,決定了他們所註解的《道德》,釋義不同,趣味各異。
唐、宋時期,佛、道二教大行天下,唐玄宗、宋徽宗以泱泱大國之君的胸懷來註釋《道德》。他們在中國歷史上都被稱為文皇帝:一個是以文誤國,一個是以文失國;他們的學問、修養都是出類拔萃的,他們是用近乎學者式的角度來闡釋深奧的《道德》,將玄妙難解的洋洋五千言之《老子》,註解得更加玄妙,更加空虛。
明、清時期,佛、道二教匍匐在政治的威權之下,皇帝視二教為統治的工具;明太祖、清世祖都是開國之君,他們被後人稱為武皇帝,都是以武得天下;他們一個是文盲加出家人,一個是情痴加出家人,他們對於《道德》的理解,自然別具一格。
唐玄宗說:
“昔在元聖,強著玄言。權輿真宗,啟迪來裔。遺文誠在,精義頗乖。撮其提歸,雖蜀嚴而猶病;摘其章句,自河公而或略。其餘浸微,固不足數。則我玄元旨,豈其將墜?朕誠寡薄,嘗感斯文。”
宋徽宗說:
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亙萬世而無弊;德者,充一性之常存。
老子當週之末,道降而德衰,故著書九九篇,以明道德之常,而謂之。其辭簡,其旨遠,學者當默識而深造之。
明太祖說:
一日,試覽群書,撿間有《道德》一冊,因便但觀數章,中盡皆明理。其文淺而意奧,莫知可通,罷觀之。????朕在中宵,而深慮明鏡水月,形體雖如,卻乃虛而不實,非著象於他處,安有影耶?故仰天則水月象明,棄鏡捫身則知已象之不虛。是謂物外求真,故能探其一二之旨微。遂於洪武七年冬十二月甲午,著筆強為之辯論,未知後世界契高人之志歟?
清世祖說:
道者,先天地而為萬物宗,生生化化,莫得而名者也。唯至人凝道於身,故其德為玄德,而其言為聖言。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彙,著書五千餘言,明清靜無為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
《老子》一書,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說:可以言說的道,不是恆常的道。可以言說的名,不是恆常的名。
清世祖說:上道字,乃制行之道。可道,行之也;常道,乃真常不變之道也????。意思是說:道字,是規定萬物執行的道。可道,是可以奉行的意思。常道,是永恆不變的大道。名字,是規定事物的名稱。可名,是可以說的意思。常名,是永恒大道的大名。
“道”是老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