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時間才能見到效果,中國索性就將南洋先塞在日本人的手裡,利用他們的人力物力將先期工作做好了,等到時候再將日本人趕走,中國摘桃子。
當然這是長遠的謀劃,更現實的就是日本開發婆羅洲就需要很多物資,比如船隻,農具,糧食,建築材料,種子化肥,大型農機,醫療器材,各種藥品,鍋碗瓢盆等等東西。
這些固然能夠透過國內運送,但是日本產能有限,很多東西還要向中國採購,這也是中日之間的秘密條約之一,要不然中國憑什麼派兩艘航母給日本壓陣,又憑什麼替他們承受英美的巨大壓力,這些說到底還是利益驅使。
以後婆羅洲的出產也要有中國一份,糧食,橡膠,礦產資源,這些都要低價向中國提供,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婆羅洲的華人。
南洋這塊土地之上早就有大量的華人居住,婆羅洲也不例外,華人最主要的聚集區就是西部的坤甸,總數超過了三萬,是這裡最為富裕的一個族群,也是曾經最受壓迫的族裔。
作為交換條件,日本要答應坤甸的華人施行完全的自治,並且將周圍三十公里化為華人聚居區,將坤甸建設成自由貿易區,只是名義上屬於日本統治。實際上全部都在中國的掌控之中。
日本也知道婆羅洲是怎麼來的。雖然把到嘴的肥肉割出去有點心疼,但是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就在日本和荷蘭達成了合約,將婆羅洲弄到了自己的手中之後,坤甸自由市就正式成立,這裡本來就是南洋重要的港口之一,現在又落入了華人的掌控之中,頓時就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高峰。
自從中國強大之後。南洋華人得到的好處越來越多,以往的緬北,越北都給了華人很大的機會,現在的坤甸更是如此,大家都清楚這就是中國控制的一塊飛地,大量的華人富豪甚至將家業都搬了過來。
婆羅洲的特產。南洋的貨物都源源不斷的向中國輸送,而中國的工業品也透過這裡銷售到整個南洋地區,很快坤甸就成了中國攫取南洋財富的一個抽血點,利用經濟槓桿得到的好處一點都不少。
日本費盡心力在前面開路,中國在背後撈好處,對於這種模式,包括喬宇在內的高層都十分興奮,而國內的經濟戰場也漸漸的分出了勝負。
猶太人畢竟不是鐵板一塊。就在幾天之前同喬宇打過交道的猶太復國組織成員本古裡安悄悄來到中國。他代表著猶太財團希望和中國政府取得和解,喬宇也不想雙方死磕。不過中國也有自己不可改變的底線。
喬宇要求在1918年之前,猶太財團攫取的各種財富必須全數交還中國,中國政府可以給予一些象徵性的補償,至於1918年之後的部分不受影響。
這個條件提出之後,猶太人也在不斷的權衡,如果答應了中國的要求,那等於是他們在中國的前期佈置全都作為,幾十年的辛苦佈局為的是什麼,不就是將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納入掌控之中麼,現在多年的辛苦要全部作廢,猶太人是怎麼都不願意接受。
不過喬宇又丟擲了一顆香餌,如果猶太人能夠同意交出所有財富,中國將在未來為猶太復國提供必要的支援,如果猶太人不同意,那就永遠別想建國!
喬宇給出的這個威脅是實實在在的,猶太國是個已經滅亡了兩千五百年的國家,想要復國簡直如同詐屍,如果有一個大國反對,猶太人都別想建國,在歷史上猶太人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那就是二戰剛剛結束的大國勢力調整期。
原本控制中東的英國嚴重衰弱,美蘇兩個大國都有心插手中東,要將英國的勢力趕走,正是如此,猶太人才成功建國,目前中國毫無疑問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而且還是潛力巨大,發展迅速的國家,如果中國強力狙擊,讓猶太人永遠別想建國並不是一句空話!
這其中的得失還要權衡,而在此時第一批美國技術工人也來到了中國,這一批人一共有四百多人,大多數人都是曾經工廠的技術骨幹,甚至有不少工程師,在大蕭條之中,他們都失業破產,連養活自己和老婆孩子的能力都沒有。
走投無路之下他們只能希望在中國能夠獲得新的生活,普通的美國人對於中國這塊神秘的土地並沒有太多的瞭解,甚至很多人還把中國當成了遍地都是大辮子的落後國家,可是這些美國人來到中國之後,頓時就被繁榮忙碌的景象吸引住了,在幾年之前美國也是如此,充滿了活力,而且中國還給予他們很優厚的待遇,現在看起來自己的選擇絕對是正確的。
除了這種民間的引進之外,中國還積極同美國政府聯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