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山這一回鬧了個面紅耳赤,連連擺手說:“桂老師別把玩笑開得太大了,我可沒有這個意思!” txt小說上傳分享
(79)
桂老師一邊笑著一邊卻也是認真地說:“你現在沒有這個意思就罷,將來有了,就老實對我說也不遲,不過你要是老往外跑,我可是反對的喲。你看,到了這個時分,你累了這麼久,連晚飯還沒有吃,你要老是這樣的話,身體會吃不消的。趕緊把這剩麵條倒了,再重新煮一份,吃了去睡會兒。外邊司機在等著我,我就著便車回去休息,這裡的事情就全拜託給你了。”
陳山把桂老師送出了院子,鎖好大門,回頭把麵條加水熱了,一邊吃,一邊想著桂老師說的話,覺得今天一天過得也還挺有趣的。
話分兩頭,各表一端,我們先還是來看看鄉里的鄉長辦公會上的情況吧。
同昨天在區裡的彙報會上一樣,在由鄉黨委正副書記、秘書、正副鄉長、辦公室主任參加的十來個人的會議上,討論到拆遷將要面臨的問題時,彭鄉長又處在了不利的地位。
彭鄉長處理矛盾講究自己的原則:凡是轄區內和轄區外的矛盾,第一步是和稀泥,和稀泥和不了的時候,糊里糊塗地也要偏向轄區內的人,‘兩國交兵,各為其主’,總是不錯的,對方通常也會理解原諒,吃裡扒外投降賣國最後對兩方都不討好;轄區內部的矛盾,第一步也是和稀泥,實在和不了的時候,再來按章程按規矩地論斷,斷下來再處理時,稍稍偏向於理虧的一方,這叫‘鋤強扶弱’,讓一方佔著虛的,另一方則佔著點實的,雙方心理趨向平衡;上下之間的矛盾,第一步還是和稀泥,實在和不了,矛盾又必須解決、事情必須落實,主要的方面就只好下級服從上級,但是次要的方面,又儘可能地照顧些下級,不讓下級太吃虧。總而言之,各種各樣的矛盾,落到彭鄉長的手裡,第一步的方案都是和稀泥,而且儘可能地照顧弱勢的一方。深知彭鄉長的人,和別人鬧起矛盾落到他手裡處理的時候,先就將自己要的價碼提高一些,以便等他和下來以後,自己表面上看來吃虧實際上卻佔了點便宜。
有些人很不以彭鄉長的“和稀泥平衡”理論為然,對他嗤之以鼻,但是彭鄉長自己並不認為不對,他從自己的閱歷中找到了充足的依據。他認為,世界上的“理”表面上是大多數人認可的東西,人人都應該遵守,但是由於“理”太複雜太多元化,每一個利益集團或個人都能夠製造或找到自己的道理,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不過哪一條道理對哪一方有利而已,而所謂的“大道理”與“小道理”,僅僅是看道理掌握在強者手裡還是弱者手裡,因而世界上也就沒有絕對的真理。世界上的“法”,也沒有絕對公平正義的,實質上仍然是看誰更強大,有實力強迫弱勢一方服從自己罷了,就象那個德國人法學家約瑟夫.科勒說的“沒有永恆的法律”的意思。“理”和“法”這兩個東西本質上是一樣的,是社會上強者的工具,為強者的利益服務的,而且都有時間的侷限性,不可能永恆,就是所謂的“星移斗轉,理變法遷”。然而不管怎麼轉移怎麼變遷,過了一段時間,原來合理合法貌似強大的東西,常常腐朽消亡了,而代表最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的力量,人民群眾的利益、弱勢群體的主張和要求,卻能經受住歷史的檢驗和淘汰,得到了保留和體現,這幾乎是一條顛撲不破的規律。日本鬼子在中國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無惡不作合他們的理和法;英國人從前到處霸佔殖民地合理合法;我們國家過去的反右派、搞大躍進搞文化大革命、“四人幫”鎮壓天安門四.五群眾運動,當時也合理合法,後來卻都被歷史翻了個底朝天。一九###年的“###”,現在許多人迴避著它走,不敢正面地理直氣壯地對它評論,到了將來,經過了歷史的檢驗,看到了黨和國家在推行民主進步與懲治腐敗方面所下的力氣和取得的實際效果,再回過頭來想想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民的要求,也仍然會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意見得到肯定。別看現在各地都在風行建設豪華樓堂館所,但這種風潮從根本上違背了我們黨中央的方針和黨的優良傳統,更違背了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遲早是要被糾正和清掃的。
(80)
彭鄉長不是一個庸俗淺薄之輩,他深刻地研究和領會偉大的老子所說的“天之道損有餘以奉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的意義,以及美國哲學和社會學家約翰.羅爾斯所說的,一個社會是否公平,乃是最根本的問題所在;正因為公平是社會生活的最高價值,所以剝奪個人自由、歧視他人、以多數為名迫害少數、或者坐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