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不過,正如前面所說的,索羅斯所採用的方法不允許分心但實際上已經分心了。因此他的投資者時不時想打退堂鼓就不難理解了。而且實際上,索羅斯本人似乎也頗躊躇:他一直有助手幫他管理,比如吉姆·羅傑斯和維克托·尼德爾霍夫(Victor Niederhoffer),並於1981年起開始尋找一位固定的副手,以便將量子基金的部分資產交給他管理。後來他僱到了這些管理人員,並按照對沖基金的通常做法把他們安排在他自己的辦公室。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聰明的投資(3)
喬治·索羅斯身材寬闊而結實,眉毛微卷、下巴略尖,嘴唇稍薄。一頭硬發修剪得整整齊齊,嗓音低沉而嘶啞,帶有匈牙利口音(他還會說法語和德語)。他受過良好的正規教育。他的父親曾在一戰中被俄國人俘虜,因而親身經歷了俄國的十月革命,並隨後逃了出來。當喬治還是個孩子時,他就在二戰中學會了逃生:作為在德國佔領下的匈牙利的猶太人,他們全家經常四處躲避,借住在朋友家裡。戰爭結束兩年後,喬治移居到了英國,那時他17歲。從倫敦經濟學院畢業後,他進入辛格—弗裡德蘭德合夥公司(Singer & Friedlander)做了一名國際股票套利交易員。他從事“內部套利”,即計算帶有認股權證的股票或債券的相對價值,然後將它們拆開來賣。
索羅斯1956年來到美國,在F。 M。 邁耶合夥公司()和沃特海姆公司(Wertheim)工作,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安娜莉絲(Annalise)住在格林尼治村① 的一個小公寓裡;安娜莉絲是德國人,愛好音樂。他的工作是銷售歐洲證券,但是利率平衡稅的實施使美國投資者對外國證券的購買戛然而止。他花了3年時間寫一本哲學方面的書,但最後放棄了,這本書的一些思想包括在了其新作《金融鍊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② 中。1963年,他進入阿霍爾德-佈雷希洛德合夥公司做證券分析師。這家公司成立一個名為“雙鷹”的離岸基金,並於1969年交給索羅斯來管理。那年他在一份研究備忘錄中描繪了一種新的投資工具—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的誘人前景。他準確地預言了REIT市場將經歷一個繁榮、過度發展並最終崩潰的過程。他買了些REIT,並於1974年REIT市場過熱時全部賣掉了,賺了一筆很可觀的利潤。1971年他用基金1/4的資金投資購買了日本證券。
1969年,已經39歲的索羅斯決定成立自己的公司,並和吉姆·羅傑斯合作共同創立了量子基金—可能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大型基金。由於量子基金沒有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不能在美國出售,因此其股東都是些外國人,主要是歐洲人。量子基金大量利用槓桿從事商品、外匯、股票和債券的跨國投機交易。索羅斯透露量子基金的資本主要投在股票上,而對商品和外匯的投機主要是利用期貨和槓桿。量子基金做空了諸如迪士尼、寶麗來(Polaroid)和特勞碧卡納(Tropicana)之類的機構股,因此在1973年和1974年都賺了錢,而那兩年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是痛苦的回憶。他又以120美元的價位做空了雅芳—這隻股票是典型的“一次決策”性股票①—漂亮的一仗。
正是由於索羅斯,量子基金率先發現了國防工業股的投資價值。此外,量子基金對高科技股的投資也走在了別人的前面—1979年量子基金持有M/A 8%的股份,1980年持有博爾特-貝拉尼克-紐曼公司(Bolt Beranek & Newman)23%的股份;還分別持有化學核能企業(Chem Nuclear Enterprises)和規劃研究公司(Planning Research)和的股份。
知情者認為量子基金早期的成功是和羅傑斯分不開的;他當時持有索羅斯管理公司20%的股份。索羅斯制定大的和總的投資策略,並負責交易;而羅傑斯則負責股票分析,並在選擇投資國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在1979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索羅斯操縱電腦科學公司(puter Sciences)股票價格後,他在同意判決書(Consent Decree)上籤了字;1986年,他又被控越限交易並在同意判決書上籤了字。其實這兩次違規並不值得大驚小怪:進行如此複雜的操作而不違反任何管制幾乎是不可能的。
1987年,索羅斯著手為其辦公室引進一套新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