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雄心就已淪喪殆盡了:
雞犬相聞三萬裡,遷都豈不有關中?
廣陵南幸雄圖盡,淚眼河山夕照紅。
(感事)
還有一首詩的題目很長,是《夜讀範至能〈攬轡錄〉,言中原父老見使者多揮涕,感其事,作絕句》:
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
遺老不應知此恨,亦逢漢節淚沾衣。
作為被派往金國的使者,范成大(範至能)只說過那裡的父老如何懷念北宋云云,而陸游卻“借題發揮”,向滿朝文武大喊:假如北方的老百姓知道你們是如何*忠臣的,又豈能僅僅是哭泣而已?
陸游的這些話,被後世評論家解為“慨嘆朝臣苟且營私,無人憂念國事,風氣委靡,東晉不如”,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陸游也是對制度進行抨擊了(當然他不是政治學家,提不出替代方案)。看來在一個很壓抑、很無奈的環境下,忠誠的定義其實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指向,不在於對誰聽話,對誰服從,而在於是否替社會主持公道——在別人為了謀官、謀身而默不作聲的時候,站出來指著制度的宮門大喊,抓住它的門環狠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言論裡屢屢出現的“一層人”的概念,比如“諸公”、“公卿”云云。生在現代社會的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大企業或地方政府被搞得烏煙瘴氣、毫無生機的時候,原因也不僅僅在於一個差勁的老總,而在於整個高層團隊沒有一個有責任心、有真本事的人——安徽阜陽有過這種情況,湖南郴州也有過。
但這“一層人”是怎樣聚集起來的?對於陸游(而且也對於很多現代人)來說,仍然是個難題。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肥馬和瘦馬
唐人畫的馬是肥馬,屁股圓圓的,很*。但宋人畫的馬卻瘦了下來,有詩為證:
一從雲霧降天關,空儘先朝十二閒。
今日有誰憐瘦骨?夕陽沙岸影如山。
(龔開·瘦馬圖)
寫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