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氣運神獸(1 / 4)

‘御飛刀’,前世遊戲《三國群英傳ii》中,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武將技。

之所以愛,是自己施展的時候,看到敵將技力滿值卻始終發不出武將技帶來的爽感。

相反,當敵將施展‘御飛刀’的時候,帶來的就是恨了!

看著龐統屬性列表裡面的三階武將技‘御飛刀’,邢道榮心裡一陣羨慕嫉妒恨。

同時,也在感嘆,幾年無戰事,自己的等級被逐一追上,現在甚至被反超了!

還是本世界土著好啊,沒那麼多限制。

對此,邢道榮只能感嘆,系統太無能,幹啥啥不行,和自己扮酷裝逼第一名。

‘赤炎羽營’的組建,的確已經進入正軌。

主要是騎術和箭術兩項,既有單獨訓練,也有綜合訓練。

上午,苦練騎術,下午單獨練箭術,三天一次訓練馬上射箭。

現在只是初步訓練,所以騎術和箭術單獨分開練,等兩項分別達標後,便會結合起來全日訓練。

按照龐統的描述,‘赤炎羽營’真正成軍,還需要三年時間。

這裡,必須說一下騎術中最重要的兩樣物品,即馬鐙和馬鞍。

後世,許多人以為,是蒙古人發明的馬鐙和馬鞍,這其實是個誤解。

因為,馬鞍和馬鐙,早在漢朝,甚至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

其實想想就能明白,沒有馬鞍和馬鐙,在光溜溜的馬背上持續顛簸,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猛將外,誰能長期騎?

戰國時代,趙國的騎兵天下聞名,若是隻能擔當巡邏,伺候等輔助作用,憑什麼那麼有名?

漢朝的騎兵,史書上更有許多記載。

如,‘文帝十四年冬,匈奴謀入邊為寇,……,上乃遣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擊匈奴,匈奴遁走’

騎兵多達十萬,有可能只是區區輔兵嗎?

肯定是主力作戰部隊啊!

漢武帝的時候,漢朝騎兵就更猛了。

衛青,霍去病長途奔襲,在草原上和匈奴決戰,取得河西、漠北等大規模決戰勝利,一舉將匈奴徹底幹趴下。

那是歷史上最經典的騎兵作戰例子,甚至不是之一!

這樣大規模的騎戰,沒有馬鞍和馬鐙,怎麼做得到?

後世文物出土,也證明了這一點。

西漢和東漢的墓穴中,都發現了馬鞍和馬鐙!

當然,漢朝的馬鞍和馬鐙,肯定和後世的不一樣,但無論如何,在秦漢時代,馬鞍和馬鐙已經有了。

後世網路上,總有人以為古人啥都不懂,其實真正什麼都不懂的,或許是那些鍵盤俠們自己。

閒話略過不提。

第二天,邢道榮來到‘丞相府’。

丞相是百官之首,有選用官吏之權,彈劾百官和執行誅罰的權力,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甚至可封駁皇帝詔令和諫諍。

簡單來說,丞相管百官,有時候連皇帝都能管,如果皇帝願意的話。

楚國沒有丞相,蔣琬雖然是大司馬,卻絕無秦漢那麼高的地位,僅限文官之首,權力遠沒有那麼大。

邢道榮只想有人幫自己做事,可沒興趣讓屬下管自己,哪怕只是名義上。

這個‘丞相府’,只不過是楚國內部,三公九卿辦公的地方。

這裡,必須再糾正一個說法。

後世網上,總有一堆人到處教育別人,說三公九卿是晉朝以後才有的制度。

更可笑的是,這些人基本都是見習……

事實上,三公九卿制度,早在夏朝就有了!

是秦漢以前的夏朝,周朝以前的夏朝,商朝以前的夏朝!

沒必要引經據典詳細描述,隨便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但就是有人不願意……

當然,不同時代的三公九卿,肯定會有一些區別,可不管怎麼樣,最基本的制度都差不多,即三公和九卿。

說遠了。

楚國延續秦漢制度,自然也是三公九卿,不過,三公有大司馬,太尉和御史大夫,算是全了,但九卿的位置,就缺的多了。

邢道榮一貫認為‘寧缺毋濫’,不僅在軍隊中如此,朝中官員安排同樣如此。

想要成為三公或九卿,必須有足夠的功勞,同時,智力屬性必須上80。

尤其是文官之首的大司馬,和武官之首的太尉,功勞之外,智力至少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