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90!
智力不足,代表能力不足,身居高位必然誤事,還不如不要。
當然,能力夠了,功勞不足也不行,在邢道榮這裡,沒有傑出貢獻,是不可能身居高位的。
職位欠缺,不代表會誤事,因為可以由人兼職。
你看,蔣琬以大司馬的身份,兼職廷尉,典客,內史,少府等九卿之位,不是乾的挺好的嘛!
“拜見大王!”
邢道榮進入‘丞相府’後,正在揮筆疾書,帶著張昭,劉邕,虞翻等人處理公務的蔣琬,當即停了下來,上前拱手拜道。
“呵呵!”
邢道榮呵呵一笑,止住蔣琬行禮,左右看了一下,笑道:
“諸位,正忙著吶!”
丞相長史張昭,見到邢道榮,不緊不慢的放下手中筆,對他拱手說道:
“確實有些忙,對了,最近揚州會稽郡守來報,去年海嘯,百姓死傷眾多,向朝廷請求賑災,大王,這是郡守文書,您看該如何處理?”
說罷,張昭拿起案頭上一份竹簡,向邢道榮走來。
“額!”
看著張昭這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拿著竹簡向自己走來,邢道榮無語。
“這老頭,咋那麼不曉事呢?哥一來,你就給我找事做?”
肚誹了一句,邢道榮笑道:
“子布先生自行處理即可,吾找公琰有要事商談,下次再說,下次再說!”
言畢,趁著張昭未至跟前,忙拉著蔣琬來到偏房。
張昭這番行為,當然不是因為忠誠度不夠,這麼長時間,他的忠誠度早就被邢道榮提升到100了。
只是這老頭脾氣很倔,而且對邢道榮不處理政務的行為十分看不慣,每次見面都要冷嘲熱諷幾句。
原本時空,這貨還曾經和孫權鬧脾氣,孫權拿他沒辦法,最後認錯了解。
對邢道榮來說,只要有能力,又能為他辦事,區區冷嘲熱諷算什麼?
就好像那天上的浮雲,亦或拂面清風,任其自行散了就是,哪裡會介意?
偏房中,兩人隔著案几坐下。
“大王,此次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蔣琬帶著微笑,雙手一拱,問道。
在邢道榮手下做事,對他來說,雖然累,卻很爽,因為邢道榮完全放權,幾乎從不干預他的決定。
“呵呵!”
邢道榮左右看了一眼,笑道:
“無他,來看看公琰罷了!”
沉吟了一會,他問道:
“公琰,孤記得,當年南征交州時,曾和你與士元商議,在民間推廣武館一事,現今情況如何了?”
在民間推廣武館,強健民間百姓體魄,從而有利於招募到高質量士卒,快速將軍隊精銳化,這是當初他和龐統、蔣琬達成的共識。
不過,這些年來,邢道榮諸事纏身,一直沒有過問這方面的情況,現在思及精銳兵種難成,便想到了這一點。
“還算順利!”
面對邢道榮的詢問,蔣琬點了點頭,說道:
“自從八年前在民間推行武館以來,荊南四郡和廬陵郡已經遍地武館,多有百姓在其中練武打拳,習武之風頗盛,不過……!”
說到這裡,蔣琬皺起眉頭,繼續說道:
“好武之風興起,帶來的治安敗壞也頗為嚴重,牽制了大批城守軍精力!”
“這很正常!”
邢道榮大手一擺,說道:
“不過打架鬥毆罷了,由得彼等發揮過剩精力就是!”
在邢道榮看來,打架鬥毆什麼的,的確是小事,和小孩子過家家都差不了多少。
身為沙場百戰乃回的猛將,邢道榮殺人無數,民間那些尋常人的打鬥,哪會放在他心上?
聞言,蔣琬點了點頭,不再說這方面的事情。
別看他是文人,可也是上過戰場,親手斬殺過不少敵軍的人,這等事情,一樣不被其放在心上。
之所以有些皺眉,不過是因此帶來的治安事故增加,慣性使然罷了。
“前些年戰事頗多,民間許多好武之人,都被吸納進了軍隊,如今,我楚國青壯銳減,在武館中練武的人,大多是些少年,影響倒不大!”
蔣琬說道:
“武館推廣,原本只在荊南四郡和廬陵郡,不過後來在交州也開始普及!”
“這幾年,揚州的武館增加迅速,整體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