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之地?
無他,人口耳!
涼州,交州,揚州都是面積廣大,縱橫千里之地,一個郡的面積都比得上中原一個州,但地位卻遠不及冀,豫,青,徐等州。
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地廣人稀,偏僻荒涼,不值得重視!
就好像後世一線城市,和四、五線城市的區別!
所以,如果江東軍能穩固現有地盤,即豫州,徐州和青州,實際上遠比之前佔據一個揚州要強得多!
“士載所言,乃正理也!”
被鄧艾啟發,周瑜瞬間思緒紛飛,想出許多策略出來。
但是,不管周瑜怎麼思索,都有一個問題繞不過去,即就算他願意罷兵休戰,曹操會同意嗎?
“大都督,依吾看來,要曹操同意議和,至少有五成把握!”
鄧艾顯然也明白這一點,拱手說道:
“雖然曹操目前局勢有所緩和,但依然四處皆敵,其戰線拉的太長,夏侯惇,張遼,鍾繇和他自己,都被逼獨立作戰!”
“這倒罷了!”
頓了一下,鄧艾繼續說道:
“往年,北方胡騎都會南下,雖然二年前曹操重挫鮮卑和南匈奴,但二年過去了,草原胡人實力漸漸恢復,難保今年不會再次南下!”
“胡人善騎,南下之兵,動輒數十萬騎兵,不可小覷,曹操豈能不擔心?”
“哪怕曹操再怎麼不情願,也不得不考慮這一點,所以,在吾看來,其同意議和的把握,當有五成以上!”
聽完鄧艾所言,周瑜和諸葛瑾陷入沉思。
的確,過去這五六年,得益於天地異變,北方草原胡人,水草豐富,牛羊茁壯,實力大增,經常南下侵略,直到二年前,曹操予以重創,才稍停了一年。
但今年卻未必了!
以曹操現在四處皆敵的狀態,如果胡騎再度南下,如何才能抵擋?
“吾這便給主公寫信,不,情勢緊急,還需同時向主公請罪,恕某逾越了!”
周瑜目光如炬,斬釘截鐵的說道:
“我軍必須儘快和曹操議和,否則,時不我待也,主公當能領會吾之心思!”
“公瑾放心,吾持書信前往拜見主公,述說詳情,以主公之胸懷,必不會怪罪公瑾!”
諸葛瑾立刻明白了過來,當下拱手攬過這項任務。
“多謝子瑜!”
周瑜面帶感激,拱手謝道。
潁川和樂陵相隔千里,若等孫權同意再和曹操議和,哪裡還來得及?
所以,周瑜需要先斬後奏,自行向曹操議和,有諸葛瑾前往解釋,加上週瑜在孫權心目中的地位,才能消除誤會。
畢竟,繞過主公,擅自和敵軍議和,怎麼都說不過去,諸葛瑾可謂是幫了周瑜一個大忙。
話不多說,周瑜當即提筆書寫,稍停,便連書兩封,分別由諸葛瑾帶往樂陵見孫權,鄧艾帶去上庸面見曹操。
之所以讓鄧艾去面見曹操,卻是周瑜對他的信任。
勸服曹操議和,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在周瑜看來,遍數軍中眾人,也只有鄧艾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
上庸關。
曹操高坐上位,左邊上荀彧,荀攸,程昱等文臣,右邊是許褚,徐晃,曹純等大將。
堂中,一名少年正在侃侃而談,雖稍帶結巴,但所說內容,卻讓每一個在座的人凝神傾聽。
“遼東公孫麾下,‘白馬義從’不僅犀利,還不懼尋常武將技,哪怕夏侯惇將軍勇猛,將士用命,司馬懿將軍智計不凡,也難正面匹敵,丞相和諸公以為如何?”
鄧艾面色平靜,好整以暇的說道。
曹操眯著一雙眼睛,凝視下方少年,同時將手中周瑜親筆書寫的信件交給荀彧等人瀏覽。
信中,周瑜前所未有的以‘曹丞相’相稱,並將過往的矛盾和戰爭以‘誤會’帶過。
然後,隱隱指出曹操目前面臨的困境,再略作誇大,最後,以不忍見百姓流離,士卒傷亡過多為理由,提出罷兵言和。
但是,卻要將豫州,徐州,青州之地劃為孫權治下,當然,出於投桃報李,會將揚州交給曹操統轄。
曹操何等人?頃刻間便猜到江南戰事有變,周瑜提出議和,乃無可奈何之舉。
所謂的揚州交給他,純粹是忽悠,十有八九,揚州已經被荊南的邢道榮奪取。
這幾年,邢道榮兵鋒銳利,不僅在五年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