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小說:行為心理學 作者:千頃寒

,對上網的衷愛,總是以傷害個人生活能力為代價,始終難以逃避現實生活沉重的負擔,容易使生命失去原有的光輝;對事業的迷戀,又無法擺脫現實世界的巨大壓力,往往使多姿多彩的生活變得索然無味;而對宗教的狂熱,則脫離現實,借宗教來作為逃避苦難和追求幸福的法寶,其實;這,不過是一種“精神麻醉”,註定是要失敗的;……只有戀愛,可以給人以生理上、心理上的積極作用,心理的個體可以因戀愛雙方間情感上的交流及相互關懷,而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孤獨和疏離感,因此,戀愛,才是昇華的一種較為合理的方式,或者說,戀愛,是一種比其它方式更好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昇華依靠複雜理性借理性典範提升,把受到抑制的本能衝動加以緩和、分散,不失為個體用以解決焦慮、擺脫心理困境的一種有效方式,但如果心理的個體過分用它來作為心理防衛,也絕非是合適之舉:一旦複雜理性藉助理性典範的力量,亦不能在適當地控制焦慮中獲得成功,則這種無由昇華的本能衝動就可能以一種外部扭曲的形式,突圍而出,尋求變相滿足,從而,成為導致個體產生變態、自殺乃至心理失衡的根由。

第二節 墮落

墮落,是轉移的一種方式。

當某種焦慮被轉移到較為低階的、常人難以想象的、象動物的、嗜慾的物件上時,即被稱作為墮落。

例如,一個女孩子,雖經百般努力,但考試結果下來,成績依舊不夠理想,被父母嚴加訓斥,鬱悶難耐,因而,索性“破罐子破摔”,動輒藉故託詞,擅自夜不歸宿,放蕩不羈,與不正派的異性交遊,結夥瘋狂飆車,搞一些不健康的遊戲,無謂消磨時光,即是墮落行為的一個例子;

又如,一個公務員,一門心事想要當官,到頭來卻事與願違,因而,覺得生活煩悶無聊,意欲填補空虛,尋求點刺激,遂開始“搓麻”,起初,他手氣不錯,經常是出手便贏百十元,而且,總是贏多輸少,令他嚐到了賭博的“甜頭”,便自我膨脹起來,暗自慶幸自己找到了一條既來得快又便當的發財門道,賭興更濃,他,有空就“搓”,一注接著一注,一局接著一局,整日泡在牌桌上,一“搓”,就是通宵達旦,“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賭博,能使最有錢的人都繃緊全身的每一根神經,這,就是賭博的奇妙和誘人之處”——賭博,已讓他在不知不覺中漸漸上癮,並且,越走越遠,慢慢地,他,癮頭越來越大,無論是睡著、醒著、坐著、站著,想的就是“搓”、“搓”、“搓”,他,有錢“搓”,輸了,借錢也照樣“搓”,幾天不“搓”,便覺手癢,但好賭運只是曇花一現,漸漸地,他感到牌運開始背叛他,他,開始輸錢了,連連失手,並且,經常是輸得乾乾淨淨,輸得一敗塗地,輸得渾身剩不下一個子兒,輸得連眼睛都發紅,現在,他才明白,最初自己能贏錢,是那夥人故意放出誘餌,引他上鉤,拉下水後再慢慢撈油,然而,賭徒的心態,往往是這樣:輸了,不服氣,不甘心自己的錢流進別人的腰包,千方百計地想要贏回來,希望東山再起;贏了,不過癮,想要贏得更多,妄想一夜之間自己就成為百萬富翁,他,已經賭昏了頭,總想賭贏,死不服輸,於是,越陷越深,結果,他越賭越輸,越輸越賭,一次次地悔恨,一次次地戒賭,再一次次地破戒,一次比一次強烈,一次比一次陷得更深,存款全取出來給了別人倒也不算,還變賣了家中一切值錢的東西,並欠下了一大筆賭債,別看那夥人平常在一起親親熱熱,稱兄道弟,上門討債,卻是兇狠惡毒,他,就是把祖傳的一幢50多平方米的小樓押出去,仍然不夠還債,然而,即使到了這一步,他還死不甘心,發誓要撈回本錢,可沒錢,又拿什麼跟別人賭?俗話說,“十賭九爛”、“久賭成賊”,在無力償還賭債的情況下,他,不得不鋌而走險,用生命和法律作最後一搏,則是墮落行為的一個例子;

再如,一個演藝人員,瘋狂莫名地愛上了一位空姐,他原以為,他,肯定能贏得她的芳心,誰知,最後,卻被她拒絕了,在那段時間裡,他甚至想殺了她,——既然他得不到的女人,他也決不想讓別的男人得到,在那段時間裡,他真的什麼都做不了,雖然,他接了好幾部片子,但他的神智,卻非常非常混亂:經常忘記臺詞,有時候,還會突然淚流滿面,弄得導演經常向他發脾氣,警告他,如果再這樣下去,他就把他除名,他說,他失戀了,但那該死的導演則說,真對不起,我錯看你了,我原來以為,像你這樣的人,是從不會去愛一個女孩子的!但即使這樣,又能怎麼樣呢?生活還在繼續,生命還在延續,如果你忍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