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的重點,應該是普傳天下,推廣此物了。
李晚一面下令繼續煉製各物,一面開始尋求新的主顧。
也正是在這時候,一個令人意外的訊息,從他佈置在外的密探處層層上報,遞交上來。
“什麼,帝英潛隱多年,竟然是躲起來模仿於本座?”
李晚得知這一事,也是啞然失笑。
但在笑過之餘,也不由得暗自感嘆:“還真不愧是英傑人物,竟然當真捨得下這決心,這個人,不簡單啊。”
靈寶宗的根基,在於名師重寶,這和李晚所走的世俗之路,不說水火不容,至少也是大相徑庭。
兩者之間,是很難相通的。
但同樣有大毅力,大決心之輩,能夠從中窺見真道,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途來。
“夫君可還記得,當初我們初來乍到,這帝英就帶著他新煉製的一尊高階傀儡前來示威,其實那時候,他就已經表現出履新之舉,如今有這動靜,不足為奇。”
這時候,時局漸趨穩定,蕭清寧也已經離開了一直坐鎮的九龍域,來到了此間陪伴李晚。
她既是福德真仙,太平修士,也是李晚麾下智囊,觀人自有一套。
但李晚聞言,卻是搖搖頭:“這個不同,他過去雖然也有模仿之舉,但與現在,截然不同。”
他從帝英這舉動之中,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決心。
過去靈寶宗也有過模仿他的道途的舉動,但向帝英這樣拋棄原有一切,重頭而起的,卻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不過,本座道途,又豈是那麼容易模仿?天生我李晚,乃是時局所起,大勢所趨,他失了先機,已經無力追趕。”
平心而論,帝英此舉,是符合時局發展的正確選擇,但失卻機遇,正確也變成了錯誤。
此間之事,李晚也沒有完全看透,但卻總有預感,不會那麼容易讓他成功。
“繼續盯緊他,再有動靜,及時回稟。”李晚囑咐道。
自從上次青嶼山大敗之